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月5日 星期

亿吨“新”港踏浪来


□ 通讯员 杨晨

2017年12月31日,从湖州市港航管理局传出喜讯,湖州港今年吞吐量达到1.054亿吨,同比增长21.7%,时隔3年之后,重回全国亿吨大港行列。

在港航部门工作了多年的汤伟强,听闻这一消息后非常激动:“以前的亿吨港只是一个‘虚拟港’,看不到像样的码头。经过这几年的转型改变,重新回到这个梯队的湖州港,必将迎接一片新天地。”

告别“野蛮增长”

港口“收兵”重组

2009年,湖州首次跨入了亿吨港之列,但背后却是喜忧参半:一边是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建筑石料供应基地,运输量不断飙高,另一边是运输质量和效率低下,而且小散乱码头遍布。湖州市港航管理局局长赵列克说,这种资源消耗型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矿山开采减点控量,对依靠矿建材料为主货源的湖州水运市场带来了极大冲击。2014年,湖州港货物吞吐量下降至8052万吨。

为破解这一“跷跷板”现象,打造现代化临港经济,重塑亿吨大港新形象,湖州以创建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大踏步推进内河水运“五个转型”。

码头设施简陋,分散式发展一直是导致湖州港口长不大的沉疴。转型的第一步是加快整合港口岸线资源,让散乱小码头“收兵”重组,促进港口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长湖申线源头的长兴县小浦镇曾是“建材港”重镇,短短5公里沿岸聚集了51家码头,货物吞吐量占全市近三分之一。2017年12月底小浦最后一批过渡码头全部关闭,只剩下7家临港企业码头。

在小浦杨树湾的湖州南方物流码头,项目负责人周伟儒向笔者介绍说,这个项目利用原先拆除淘汰下来的众多煤炭、熟料个体小码头岸线资源,重新规划建成了1200万吨散货环保型公用码头,同时,一条总长22公里的“空中运输走廊”即将成型,项目运行后,公司生产的水泥熟料将通过这条封闭的输送带直接运到水运码头,大大减少公路大货车流量,降低道路运输扬尘。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关闭小散码头650座,整改提升码头380座,建成生产泊位90个,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公用码头,创成55座星级美丽码头,实现了“腾笼换鸟”。

搭建“水上高速” 货物通江达海

2017年12月30日上午11时,随着最后一个集装箱顺利吊装上船,满载集装箱的“安吉川达001号”船鸣声长笛,缓缓驶离安吉上港码头。该船经梅湖线进入长湖申航道,最后抵达上海港共青码头。当天,上港码头共运出330标箱绿色家居外贸产品,货值超1900万元。

行走在湖州港的各条航道,当年运输船排队运石子的画面已不再,大型集装箱船载着五彩的集装箱在家门口“出海”的情形十分常见。从“运石子”到“运箱子”,湖州港的这一变化,靠的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通集装箱运输瓶颈,打造开放大通道。

这几天,连通湖嘉申线、长湖申线两条千吨级航道的京杭运河湖州段“四改三”整治工程的施工依旧火热,该项目将建设三级航道 43.6公里,与此同时,纳入国家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长湖申西延航道也正式开工……见证湖州航道成长的汤伟强介绍说,目前全市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316公里,占通航总里程的26.8%,居全省前列,湖州的“水上高速”网已逐步形成。

一条条“水上高速”被激活,使湖州港实现了通江达海,也成就了河海、河江“联姻”的一一桩好事喜事。

从一个内陆山区的小港,凭借与上海港集团的资本合作,如今已通达全球2700多个港口和地区,吸引“马士基”“地中海”“中远海”、“中外运”等23家船公司入驻。安吉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少远介绍说,今年安吉上港成功入选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300余家企业把贸易做到“一带一路”沿线的55个国家,成为浙江省内河集装箱运输“领头羊”,辐射带动区域外贸经济聚集的核心园区。

数据显示,湖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由2012年的4.74万标箱提升到2017年的35.36万标箱,五年间平均增长近50%,吞吐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国内河同类型港口首位。目前湖州港运力规模已达193万载重吨,单船平均吨位495载重吨,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内河首位,集装箱船等特种船舶占全省内河半壁江山。

临港引擎强劲 产业因水而兴

走进长湖申线畔的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临港大道、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电商巨头“唯品会”仓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干支通达、通江达海的航道,为湖州临港经济发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正如莱茵河孕育了德国多个现代化工业区一样,长75.1公里、被誉为“中国小莱茵河”的长湖申线湖州段串起了南浔的木地板、吴兴的特种钢材、长兴的新型建材三个百亿产业集群。

在长湖申线长兴段的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三期项目现场,厂房大楼装饰、设备安装同步进行,今年可建成投产。该公司副总李胜海介绍说,我们看中水运大运量、低碳低成本的优势,临河畔建企业、建码头,一二三期项目总投资60亿。

“目前已建成运行了安吉临港物流园、德清临杭物流园、长兴综合物流园等大平台,引进的桐昆、新凤鸣等‘重磅级’大项目投产。”湖州市港航管理局港政科科长俞中奇指着湖州航道地图上的一个个点向笔者介绍,湖州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新能源、绿色家居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因水而生、临港而兴。

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湖州港原来进出港不平衡的局面。“原来是运载石子重船出港空船返港,现在进港的化工品、钢铁、石油制品、煤炭等临港工业生产原料大幅增长,进出港比重逐渐缩小。”拿着港口吞吐量分析表,赵列克高兴地说,2017年湖州港的10540万吨吞吐量中,出港6148万吨、进港4392万吨,进出港占比由2012年的14%比86%调整到现在的42%比58%。

“现代化的亿吨大港应该是前方有大型港口码头,后方有大型临港产业聚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房石磊说,根据《湖州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湖州将构建“一芯、两带、多组团”的临港产业总体布局,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和沿河产业带,做大做强临港实体经济,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逐步形成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