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甘琛)7月3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举行三期封关运营仪式,此次封关面积为3.68平方公里,包括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北港区冷链物流及仓储区域、衡山路以西片区共三个区域,这标志着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经过一系列空间整合优化,实现全域9.12平方公里封关运营。
据悉,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仅用7个月就完成了近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征用、临时建筑拆除、山体挖运、基础和监管设施建设等工作,顺利通过了预验收并获海关总署三期验收合格的批复,具备正式封关运营的条件。其中,纳入封关范围的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保税港区功能政策优势,使海关监管更加便捷,极大促进整个港口效率提升、航线集聚,助力其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国际中转港。
为达到封关后企业运营无缝衔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积极争取,成功在三期封关正式验收之前获国家税务总局批复,实现了三期封关政策上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