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产经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

厦门港锻造绿色发展“新样本”

厦门港海天码头。 本报资料室供图

□ 全媒记者 王有哲

走在厦门港海天码头,海天一色的景象让人心驰神往。站在码头远眺,白鹭和远处的碧水蓝天相映成趣,这里藏着海滨城市的秘密。11月16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港口互联互通论坛上,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入选APSN2018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PAS)获奖名单,标志着厦门港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迈出坚实一步。

“港口生产更环保,厦门港绿色发展方式已基本形成。” 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新方位,厦门港在科技创新工作和绿色港口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已成为福建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一张亮眼名片。

A

顶层设计绘蓝图

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因海而兴,因港而盛。梳理厦门港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创新、开放、绿色、智慧、共享是五大关键词,伴随着厦门港发展进程的始终。

近日,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吴顺彬接听市长专线时表示,厦门市已组织编制了《厦门港绿色港口建设“十三五”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厦门港将从7个方面入手,落实10项重点工程,以实现港口生产“三低三高”(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厦门港作为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厦门港口管理局以自贸片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推进厦门港绿色发展为目标,依据国家、行业的港口发展规划和有关绿色发展和港口发展的工作部署,组织编制了《方案》,共包括六个部分29个章节。

吴顺彬介绍,《方案》以建设绿色港口为载体,着力从强化绿色港口发展顶层设计、优化港口布局与功能、推广节能环保型装备与设施和加强港口环境污染防治等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入手,通过落实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工程、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应用工程、绿色照明工程、装卸设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程等10项重点工程,努力达成国家相关文件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方案,厦门港计划到2020年,岸电设施、绿色照明等港口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节能低碳型装卸运输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得到加强,技术性节能取得明显进展。

与此同时,LNG、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率有所提高,港口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优化;港口生产智能调度系统、港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运行良好,港口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此外,港口节能环保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全港能源消耗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的掌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以生态保护为根本,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之源”。计划到“十三五”末,厦门港港口生产作业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较“十二五”下降2.4%,港口生产作业单位吞吐量碳排放较“十二五”下降2.4%,全港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全面落实,港口绿色发展方式基本形成。

B

岸电建设通“经脉”

近几年来,厦门港矢志不移“强身健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自贸片区”战略布局,强力推进港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落实“放管服”和“降成本、优环境、补短板、提效率”等系列措施,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

让船舶使用岸电,港口的接岸电点建设得先行。厦门港主动作为对标国家要求,率先布局出台《厦门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管理办法》,在嵩屿、海润、海天、远海码头共10个集装箱泊位进行岸电改造,占全港50%。截至2018年年底前,厦门港将建成岸电设施14套,其中高压岸电设施10套,总投资9604万元(集装箱7套,覆盖14个泊位; 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2套,覆盖3个泊位;邮轮专业化泊位1套,覆盖1个泊位)。低压岸电设施4套(3千吨级以上客运低压岸电设施3套;客滚低压岸电设施1套)。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万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PM2.5等有害污染物300多吨。

2017年10月22日,《厦门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管理暂行办法》下发,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可以得到每千瓦时电1.05—0.80元的港口供电服务奖励,这也成为厦门港继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又一个生动案例和写照。

奖励办法出台以后,厦门港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迎来新突破。截至2018年9月,共连船53艘次,总供电时间1480.54小时,供电量113.9万度,替代柴油量208.8吨,减排二氧化碳678吨。

为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工程的开展,交通运输部和厦门市还出台多项扶持政策。目前,厦门港争取到中央财政奖励(补助)资金共计2924万元;争取到厦门市财政奖励资金共计1094.93万元。

按照交通运输部《港口岸电布局方案》任务分工,“十三五”期间,厦门港需完成具备岸电供应能力的集装箱专业化泊位10个,邮轮专业化泊位1个,3千吨级以上客运专业化泊位2个;2020年底前,全国主要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区内港口实现50%以上已建成的集装箱、客滚、邮轮、3千吨级以上客运和5万吨级以上散货专业化泊位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

心无旁骛,就能在新时代的大潮中创造新成绩。截至目前,厦门港已提前两年并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C

创新技术助减排

绿色港口建设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运用创新的手段实现绿色发展。据厦门港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绿色港口建设过程中,厦门港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智慧港口建设,通过提升社会物流效率,实现绿色港口生态圈。

厦门港务集团从2014年起就着手建设智慧物流系统,2016年建设完成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将船公司、船舶代理、堆场、物流公司、货代和码头的集装箱动态信息实时地通过网页、APP端录入以及RFID、OCR、GPS、二维码等动态采集,实现信息共享。

“平台运行后,港口码头与堆场、物流园区、陆地港、口岸单位及港口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效率获得显著提高。”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子榕介绍。

厦门远海通达码头技术经理施镇海介绍称,以前拖车通过码头闸口时间平均需要90秒,平台启用后,实现全港物流信息无缝对接,码头闸口由人工交接变为系统自动识别,通过时间减少到26秒。通过时间的减少降低了拖车出行的碳排放,有效减缓拖车对于港口和厦门市交通的拥堵,促进了港口以及城市节能减排。

此外,厦门港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电力改革试点,把改革的红利回馈到绿色港口建设中来。

港务电力公司是厦门港务集团旗下专业供电服务企业。福建自贸区厦门港区增量配电业务项目,是全国第一批10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港电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按照政府规划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投资,通过申请获得了电力业务许可证,在配电区域从事供电服务、承担保底服务,代理用户开展市场化购售电服务,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等增值业务。

“电力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降低的港口电力成本由港电公司转移到支持码头的岸电的运营,形成改革红利辐射延伸到对绿色港口建设的支持,更有利于港电公司投资满足龙门吊的油改电、船舶岸电、电动集装箱拖车及乘用车充电桩等对电力容量的扩容需求。” 施镇海说。

让港口实现绿色增长

□ 李薇

港口既是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还是城市之“眼”。然而,以往粗放式的港口经营在给城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在当今世界环保的大趋势之下,港口和城市经济要达成共荣共赢的局面,必须以绿色环保作为港城和谐的共生力量。

发展绿色港口,优化结构是战略途径。绿化港口不能停留在种种花、种种草,治治污染源上面,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深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2年)》,强调“在规划时重视环境保护论证、建港时加强环境保护、营运时注重环境保护”的港口环保全过程,就是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宗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就是把港口推到整个绿色航运体系的“C”位上。

发展绿色港口,打造合力是关键。从实操上看,港口的绿色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绿色港口建设不单单需要港口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牵头,对全行业进行全面的环保梳理,比如在新加坡,就有绿色船舶、绿色港口、绿色能源等一系列整体推进项目以达到环保在整个航运链条中的贯穿性。

发展绿色港口,科技创新是底气,当今世界环保对绿色港口的要求已不仅限于粉尘等污染源的治理,节能、生态的生产模式才是港口绿化的更高层次追求,这就需要港口加大研发与创新,突破环保需求的技术瓶颈。

事实证明,港口的绿化不是单方面的资金消耗,而是扎扎实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譬如厦门,港口一方面是每年减排有害污染物300多吨,一方面是单位能耗的大幅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激流勇进。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