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

锦州港的“田园梦”

锦州港散货码头。 本文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

11月19日,黑龙江北安市农民郝宏伟笑容满面,因为他家刚收的玉米很快就登陆了千里之外的茂名港和南方其他港口,找到了买家。锦州港正是这“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始作俑者”,也是让这些玉米从黄粒子变成“钱串子”的“金手指”。

就在10月初,锦州港与广州港、天津永续“两港一航”正式签署“锦州—茂名”粮食班轮航线合作协议——这是以“中国内贸粮中转第一大港”锦州港为起点的第7条“黄金水道”。这一次,锦州港亮出的是拓展粤西粮食业务的新名片。

□ 通讯员 王金辉

金灿灿的“成绩单”

翻开锦州港的青春日志,1990年开航来港的第一条船、接卸的第一个货种皆是玉米。锦州港始终有一个“田园梦”:把小玉米做成大事业。

锦州港中转玉米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港口背靠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粮窝子”、汽车运输辐射周边400公里产区,火车运输辐射东北三省一区全境,粮食运到锦州港的物流成本远低于其他港口。但是锦州港并没有因此倚树乘凉,从1990年迄今的28年里,锦州港围绕粮食货种厚植深耕,取得傲人成绩。

说起锦州港这些年关于粮食的进化史,与粮食打交道多年的市场业务员李尖如数家珍:

当年接卸的第一条粮船是艘3千吨的“舴艋舟”,今天7万吨粮船在锦州港作业已是司空见惯。

锦州港先后开通6条通往珠江、长江、闽江“三江流域”的散粮班轮航线,被业界誉为“黄金水道”,其中“锦州港—防城港”是国内海运距离最远、跨度最大的散粮班轮航线。锦州港已形成以港口自身为起点,至深圳诸港、漳州、广州、钦州、海口、靖江、扬中“一点多射”的T型粮食航线布局。该港口的粮食年下海量也从当初的十几万吨发展到2017年的2035万吨。经由锦州港中转的玉米已累计达1.4亿吨,连续18年蝉联“中国内贸粮中转第一大港”。

全国大中型粮企相继在锦州港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锦州港已成为粮食客户进行贸易经营的首选,且极具实力的央企、民企、国企、跨国企业等精英群体成为中转的绝对主流。环锦州港的粮食仓储产业已连廊成带,港口周边有逾30家粮食收购企业集聚。

锦州港的粮食业务实现从沿海起步,再溯往长江、内地的纵深梯度发展。产区业务辐射黑、吉、辽以及蒙、冀东部地区;销区覆盖粤、桂、琼、滇、湘、鄂、黔等近20个省份。

在锦州港的粮食进化史中有两宗“最”值得驻足:

最令人瞩目的是一年一度的锦州港粮食物流工作会。从2000年的第一次工作会开始,18年来,这个民间性质的粮食会以玉米为媒,吸引产供销各类企业“歃血”为盟,参会人数已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三百人,参会主体由5、6类发展到现在的十几类。

最值得惊艳的是2017年,锦州港粮食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

锦州港为中国粮装中国饭碗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上级部门和业界的高度认可:2016年,锦州港成为中国玉米标准仓单示范基地和仓储示范单位;2017年,在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资质和辽宁省检验检疫局的“出口粮仓储企业”资质,成为大连商品交易所批准新增2家期货协议库及6家期货延伸库,获批数量居辽宁港口之首;2018年,锦州港成为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在东北的唯一一家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港口交收库,同时还是渤海商品交易所现货交收库。

抓住产销“最后一公里”

随着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发生变化,2017年成为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元年。以往粮食购销中存在的高产量、高进口量和高库存量的“老三高”被对高效运力需求、高额资金需求、高品质粮食需求的新“三高”所取代。面对新形势,锦州港出新策、布新局。

抓住产区“最初一公里”。2016年锦州港专门成立粮食项目部,围绕通让、平齐线铁路(西边道)地域,布局安达等十个产区合作库点,并以其为中心,辐射百公里以内具有发运能力、合作意向的大型粮企,大幅提高了港口对玉米产业前端的控制力及对远程货源的控货力。

今年,港口在中东部粮食产区成立“锦州港口东方粮食商会”,这是第一家以港口身份成立的商会,在黑龙江、吉林东部粮食产区(东边道)为客户提供集港口、代理、金融、期货、保险、监管、检验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平台。

锦州港还从青纱帐里觅“粮”机。今年初即启动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项目,相继与吉林省大安市洵佶粮贸、黑龙江北安市宏维农业等12家产区单位签订《农业种植合作协议》,总种植面积92.7万亩,实际使用资金约5.31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的农业产供销服务生态体系。

抓住销区“最后一公里”。锦州港在南昌、深圳、株洲三地设立销区办事处,直接将粮食触角“楔”入珠三角及长三角流域,与大型饲料企业进行定向采购、产销对接。这些举措既解除了产区粮农卖粮难、回款难的痛点,又为饲料企业采购到优质、稳定的东北粮源疏通了堵点,同时还确保了锦州港粮食集港淡季不淡,提供了吞吐量增长点。

把握运储“中间一公里”

抓住了产区的“最初一公里”与销区的“最后一公里”,锦州港在把握“中间一公里”上,也有自己独到的办法。

自造敞顶箱。2017年锦州港投资8500万元自造3000个敞顶箱,开辟了东北粮食远端运输末梢到锦州港的“绿色通道”。今年,该港会同合作伙伴又创造性地开通了“锦州港—白城北”自备敞顶箱散粮循环班列,敞顶箱班列发运平均耗时由6.8天缩短为4.2天。

为缓解港口仓容不足的矛盾,今年锦州港同时启动15万吨粮食物流项目一期工程、20万吨通用罩棚项目工程和15万吨锦州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平房仓项目(二期)工程等三大粮食仓储工程。建成后,粮食中转仓容可达265万吨。锦州港先后与港口周边3公里以内、诚信度高、服务质量好的中纺、东正等18家外库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协议仓容达130万吨,既缓解了港口的仓容和接卸压力,同时也固化了货源。

锦州港还与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合作,在港建设20万吨通用罩棚工程,年周转量可达120万吨。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ADM也向锦州港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双方有望开展合资建仓业务。

此外,锦州港还在金融植入、监管服务、期现联动等方面独辟蹊径,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如今,锦州港以港口为枢纽,整合产、销、中间贸易及物流运力等资源,将粮食产业链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一锅端”,形成了“物流+贸易”一盘棋、“港口+金融”一张网、“产区+销区”一个联盟、“现货+期货”一个平台的可喜局面,打造了锦州港粮食产业特色发展的“黄金”产业隆起带。

下一步,锦州港还计划全面开通线上服务,为传统的粮食产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成立产、销区区域营销中心,搭建南北方、产销区的互动平台,辅以开通班列等强大物流运力配置;开设远程协议库,客户在产地即可申报入库计划,货物入协议库视同集港;实现产区办单。相信这些举措会让“黄金”产业成色更足。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