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罗强 通讯员 姚崎峰
近日,由扬帆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高附加值船型——7800PCTC汽车滚装船首制船顺利交付船东,这也开创了此类船型由国内船厂自己设计、建造的先河。
该船型总长199.9米,型宽36.45米,型深34.27米,设计吃水8米,拥有12层汽车甲板,具备装载各种大型车辆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12层甲板总面积达62000平方米,展开面积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实际可装载7800辆轿车。
A
自主设计研发高附加值船型
扬帆集团能拿下7800PCTC这类高附加值船型,得益于其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早在2010年,扬帆集团就在上海成立了扬帆上海船型研发所,与扬帆设计院一同致力于新船型的研发与设计,相关船型经济、环保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欧洲船东的认可。“从2014年上半年起,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加快6900PCTC/7800PCTC等新船型研发与推广。目前,公司在8000PCTC、8500PCTC、3100TEU集装箱船、2万吨级化学品船的研发上都有了扎实的推进。”扬帆集团研发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7800PCTC船型具有安全环保、装卸效率高、高稳性、少压载水、低油耗等特点,主甲板以上结构采用先进的柔性设计,货舱无横向舱壁,可装载大中型车辆及集装箱等,在国际同类船型中处于领先水平。
“对于汽车滚装船而言,由于船型的特殊性,稳性一直是设计瓶颈。很多汽车船为了能够满足稳性要求,甚至在双层底舱灌入固体压载,但其重量却要计算在载重量上面,对于船东无疑是极其不利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7800PCTC汽车滚装船采用了宽体设计、柔性设计等方法来降低结构重量,使空船重量重心下移,提高了船舶稳性。
据了解,该船的环型压载管系统配合其极好的稳性,大大减少了压载水的排放,同时可以减少压载水处理装置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了船东的使用成本。
同时,该船设计了艉门和边门,并优化车道,尽可能采用固定坡道,少用活动坡道,以达到高效装卸车辆,此举大大降低了船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船东的收益。
B
“三管齐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近年来,扬帆集团大力推进‘降本增效’的实施力度,在全集团内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所谓‘兵马未动,设计先行’,设计院在降低7800PCTC首制船GM01原材料利用率课题上,分设钢材利用率、成品管使用数量、电缆使用量三个子专案,立下必保创效的‘军令状’。”设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设计部门通过机舱上下平台、管路系统、管路布置的“三优化”,降低成品管数量。严格按标准组织电缆建模、计算电缆长度、绘制电缆敷设图,形成电缆预裁清册和采购清单。仅货舱照明布置优化后,就减少电缆使用量约10400米。
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精确策划,如制定钢材采购规则,详细设计培训钢材,检讨生产设计利用率不高原因并制定对策,制定套料规定,改进钢材堆放等等,直至项目实施,提高了7800PCTC钢材利用率。
设计部门通过三项子专案的优化,理论上创效达1174.67万元。
C
生产中争抢各项节点
扬帆集团在建造7800PCTC汽车滚装船过程中,不断刷新生产进度,争抢各大节点。
7800PCTC在坞内采用了大型环型总段吊装的工艺。据了解,大型环段总组吊装难度非常大,全船共划分为6个环型总段,其中有4个环段超过1000吨,最重的达1100吨,这首先就考验船厂的起重能力。环段高度接近10米,宽度接近35米,长度接近50米,简直就是个庞然大物。外业工程处按照设计院提供的方案,施工时采取外业再总组的措施,即先吊10甲板,再吊11甲板,然后把旁板靠在甲板两侧,再吊12甲板,最后吊13甲板,从而形成一个4层的环段。
环段施工中最关注是精度的控制和薄板的施工工艺。
精度控制方面,要控制每层甲板的水平度以及立柱和旁板的垂直度。“因为12、13甲板是在旁板靠上去之后吊装上去的,所以这两层甲板与甲板之间,甲板与旁板之间的焊接导致的收缩,极易使旁板向中间倒,为此我们采取了增加补偿量来修正。”相关负责人说。
在吊装方面,外业工程处和工艺工法科配合,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吊装安全,同时并将吊装产生的变形降低到最小。比如增加临时支撑,吊码加反加强,吊码反面仰角焊加焊,吊码加追尾,支撑上下安装加强板……
公司起重科遵循“三小时内松钩,坚决不过夜”的原则,平均每天的吊装量达到9.1吊。80吨门机单月的出勤时间竟超过400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进坞期间。码头系泊试验项目按计划推进并完成报验,为试航争抢了时间节点。
D
改进生产工艺提升造船效率
在7800PCTC汽车滚装船建造中,扬帆集团通过产前策划课题组、工艺工法科、设计院、生产部门通力配合、精细策划,吸收5000PCTC汽车滚装船及集装箱船的建造经验,制定适合汽车滚装船先进建造工艺方法,并运用到生产各道工序,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了解,该船在建造中逐步实现了分段平直区域搭载无码装配工艺,减少了大量卡码和焊后处理工作量,使分段和合拢缝的板缝外观旧貌换新颜。在船坞总段大合拢时,采用了耳板在分段阶段提前装焊,为三角搁架在总组阶段快速安装提供了方便,使得船体外板的搭架大大减少。同时,通过支撑座安装工序迁移,实现分段总组、搭载快速脱钩。活动吊环应用实现甲板薄板无吊码工艺及快速搭载松钩。“3、5、7、9四层活动甲板共139个分段都不用安装传统吊码了。带吊耳的大螺栓放入绑扎孔中,底部用大螺帽定锁紧即可。”课题负责人应世良说,“操作起来更方便了”。
E
试航时间创造最短纪录
2018年11月7日,7800PCTC首制船一次试航成功,创造了扬帆集团首制船试航时间最短纪录。
“试航从2018年11月5日早上出发,7日早上就顺利返航,这是什么速度?这是船机高配、质量第一、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实践,是船东船检高度配合、各部门兄弟一条心的结果。”试航结束时,总装工程处负责人感慨地说。
一切成果并非偶然。扬帆集团东海岸公司一直都在自我完善,这包括人员专业素养,生产工艺的改进,各专业之间的无缝衔接,以及培养各个部门一个目标一条心的团结协作精神。总结起来就是:准备在前,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重点防范,重点克服,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总装机电科的监造师张健介绍说:“以前试航时,因为海况条件比码头恶劣,如果平时施工的时候不注意工艺细节,试航船舶经常会出现设备绝缘低的情况,而我们的无人机舱项目是不允许出现这种报警的,但查绝缘又是个耗时耗力的工作。今年,我们试航的每艘船舶都没有出现一次绝缘低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工艺的改进!”
“这次试航能够如此顺利,与东海岸船厂质管处长期以来加强内检,严把质量关,生产部门重视质量,按照工艺标准和调试要求严格执行是分不开的。”东海岸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