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室 彭宜蔷 徐凯 郭胜童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1月23日消息,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边民互市管理系统商务端自去年3月上线运行以来,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边民互市管理系统已覆盖到云南16个边民互市点,日均交易量约8000票、货值约6000万元。目前,云南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商品主要为纸箱、食品、玩具和日用品等。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实施贸易便利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国家或地区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单一窗口”视为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并对“单一窗口”的建设进行了长期探索与研究。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8版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显示,中国2017年以来在“单一窗口”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效,新加坡、美国、东盟、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单一窗口”建设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单一窗口”标准版全覆盖
简单地说,贸易商能够通过“单一窗口”,向各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单一窗口”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交换和共享,其中包括进出口生产、贸易、运输、银行等物流和金融服务类信息,包括为进出口贸易服务的报关行、货代、信息化服务企业以及外贸综合服务等代理信息,还包括海关、国检、外汇等政府各个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等,涉及国际贸易全链条。
“单一窗口”能够使得贸易相关的监管数据在申报和共享时更加便利,从而让政府与企业获得共赢。对于政府而言,“单一窗口”通过整合现有的系统和工作流程,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验证并发送信息,在提高政府监管部门之间协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差错率;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单一窗口”进行监管数据和文件的提交,能够提高监管部门放行货物的效率,从而大大降低供应链成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举措为“单一窗口”建设创造了良好氛围、指明了方向。2016年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要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
中国已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全覆盖。2017年1月,“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统一门户网站正式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是全国通关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为全国“单一窗口”提供统一入口。以“运输工具申报”为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实现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及边检一单四报和电子核放,体现了一点接入和一站式业务办理。当年12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对外提供服务事项129项,实现了与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林业局等11个部委系统“总对总”对接。截至2017年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已覆盖中国31省区市(港澳台除外),每日申报业务量10万余单,累计注册用户3.5万家。
依托“单一窗口”加快全国通关一体化。2017年7月1日起,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全面推开,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任意一个海关完成相关手续。口岸各相关部门以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为目标,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机制化保障,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通关协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原来涉及4家口岸查验部门的1781个数据元减少到731个,综合简化率达59%,实现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横向复用”。
2018年4月,“国际邮轮申报及快速通关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是中国(辽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人员旅客”板块下的子系统之一,在应用流程和功能设计上全面对标上海的成熟模型,主要包括“旅客快速通关”、“船员上下船管理”、“港内限定区域管理”等功能模块。在技术形态应用方面,该系统在于全国首创“旅客移动应用终端”和“边检单兵作业终端”,实现了国际邮轮边检业务中监管部门、旅行社、船舶代理、邮轮公司、游客等各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和信息自动核验。
中越两国建立“两国一检”新型通关模式。2017年2月,中国(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友谊关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此平台具有“一单多报”的功能,报关、报检业务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申报,中越联检部门会同时收到相应数据并进行处理。当年9月,中越友谊关-友谊国际口岸货运专用通道正式通车运行,标志着中越“两国一检”新型通关模式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中越“两国一检”新型通关模式是在两国指定的口岸、按商定的方式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2017年8月,中方在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上首次提出探索建立金砖国家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加强“单一窗口”等领域合作。当年9月,中国海关总署署长于广州与金砖国家海关署长和代表共同签署《金砖国家海关合作战略框架》(简称《战略框架》),携手提升货物快速通关能力,通过共同建立相关标准,加快过境货物和金砖国家共同关切的货物通关;在海关合作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建立海关数据交换、服务和共享的平台,探索运用国际间广泛认可的设备,保障供应链安全。另外,《战略框架》明确金砖国家海关将共同建立数字海关,实施《金砖国家单一窗口合作框架》,通过无缝的海关通关流程支持跨境电商等新兴商业形式发展。
“单一 窗口”建设亟需顶层设计
“单一窗口”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实现数据的共享,但由于目前缺少顶层设计,各地区电子口岸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均按照各自需要进行建设,导致各地区平台的数据结构虽然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但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化,这无疑是对全国的“一体化”建设造成了阻碍。因此,建议应做好顶层设计,将“单一窗口”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标准、数据格式、对应代码等)进行统一,对于暂时未能标准化的数据项,可以通过关联性分析以及对应代码匹配等方式实现相近数据的关联应用。
政府主导是完善“单一窗口”建设的关键。目前,“单一窗口”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厦门、上海、广东等地,均是由政府主导。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建立了协调推进机制,能够有效组织各部门、机构、企业共同推进“单一窗口”建设。目前“单一窗口”建设滞后的单位,多数因政府没有主导建设,由海关、口岸、质检等单个部门主导建设,造成单位窗口应用部门间不信任、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均。因此,建议中央层面通过国务院口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地方层面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牵头形成“单一窗口”建设协调推进机制,负责推动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
“单一窗口”要实现快速、高效,标准化是基础。在目前世界上“单一窗口”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当中,贸易单证的数据和格式大多使用的是国际统一标准。相反地,如果国际贸易单证的数据和格式不统一、不一致,就会造成国际贸易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因此,质检总局应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尽快建立和完善“单一窗口”建设的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各地“单一窗口”建设,重点采用 UN/CEFACT标准推进“单一窗口”平台建设。UN/CEFACT标准体系由联合国下设机构提出,其制定的标准被ISO等很多国际组织所引用,被很多国家采用。目前与质检总局开展电子证书国际合作的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亦采用此标准。
虽然目前我国“单一窗口”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需要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加速转型升级:第一,要全面实施报检无纸化,加快实现检验检疫业务全流程无纸化,实现传统窗口转型升级;第二,要优化检验检疫流程,根据产品安全风险分类验放,将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放行时间压缩三分之一;第三,要开放数据通道,积极向各地“单一窗口”开放数据通道,通过开放检验检疫业务系统的网络通道、数据接口,实现“单一窗口”平台与检验检疫业务系统直接对接。
“单一窗口”要讲好“世界语”
2017年以来,我国“单一窗口”的建设迅速发展并建立了很好的基础,但发展并不会是一帆风顺,未来更应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大步前进:要深化改革方案,充分挖掘“单一窗口”自身潜力,将更多的服务功能纳入到“单一窗口”中,如海关特殊监管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要进一步完善“单一窗口”各系统功能,并以其为平台,提高通关效率,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
我国“单一窗口”建设尚“在路上”。对于未来的“单一窗口”建设,虽然无法具体地描绘出其全部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是开放化、国际化、一体化的。因此,我国“单一窗口”建设仅仅讲好“普通话”还远远不够,更要掌握好“世界语”,只有这样,“单一窗口”才能够在国际大通关合作机制当中,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国际贸易大国,“单一窗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家的领导以及各地区积极的协作之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单一窗口”会变得更大、更强、更好。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请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