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经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3月15日 星期
保持定力 攻坚克难
邮轮市场静待花开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本报资料室供图

□ 李睿

3月15日,青岛推出了2019年度青岛邮轮旅游“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大型系列活动。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10个月,通过举办丰富多彩、惠民利民的活动,真正让青岛邮轮旅游深入人心,让青岛邮轮经济实现跨越增长。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经历了十多年的成长期,各界都报以极高的期望与追求。全国有条件的省市都在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邮轮产业。

但随着2018年邮轮市场数据的突然暗淡,表明市场即将进入一场拉锯战式的蛰伏期。邮轮产业未来虽然仍然看高看好,但各要素市场动态的表现,都反映出参与方一种复杂的情绪,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产业上游还是下游,无论是邮轮运营方还是老百姓,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邮轮?什么是中式邮轮?其未来是什么样?中国邮轮如何与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其真正价值?

A 市场面临拐点

邮轮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向无目的地生活方式转变的体验,从西方传向东方只有短短的20年左右时间,无论是过去的日本,还是当前的中国,西方邮轮产业巨头都以一种灌输与短时间爆炸的态度在筹划着未来。但无论是从运营模式、市场定位、消费理念,还是群体态度,我们都从过去的经历中,看到一种巨大的本质不同,但这不影响世界邮轮巨头们的如意算盘,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发生地,邮轮经济也正在经历从水土不服到本土化的过程。

从邮轮产业本身来看,对于中国方面各参与方来讲都有一种明显的差距与矛盾。邮轮的核心是给人们一种美好生活场景与高端服务品质体验的旅游产品,原本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与消费高层次体验的理念,但在中国本土目前正面临低消费、低产值、低创新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直接将西方邮轮体系整套照搬造成的水土不服。我国邮轮业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自身的文明、传统与信仰,挖掘出很好的产品题材与消费观念。

当前中国邮轮产业实质已经来到一个拐点。是前进,还是撤退?

B 行业人正在努力

2018年邮轮市场数据的下滑,表明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目前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法律空白、政策瓶颈、市场认可度不佳、消费需求升级带来的供给不足确实在考验着一批中国邮轮参与者。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中国造船企业、航运服务企业都在奋力拼搏,比如中国船舶集团与嘉年华“2+4”造船战略合作,渤海邮轮的“中华泰山”号邮轮自主经营转亏为盈,上海市两会代表提交提案建言献策,都是从各自不同的发力点,努力寻找中国邮轮市场的“春天”。

中国邮轮一定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满足老百姓对美好消费产品、消费服务体验向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领未来消费服务市场新方向、新文化的一种新集群产业。我们应该摒弃低端旅游、套路旅游、山寨旅游的思维,站在整个中国邮轮产业新生态的角度,共同发力,做大蛋糕,寻找利益平衡点。

C 多层面突破迎未来

事实证明,西方邮轮体系整套嵌入东方国度道路走得很艰难,中国邮轮应该要能体现中华文明与价值传统、建立自己的一套技术标准体系,才能行稳致远。

未来中国邮轮不应仅仅是一类产业经济,更应该将中国航海文明与精神价值的历史厚重感、现代感完美结合,在邮轮体验与服务中充分体现出来。在技术方面,我们需要从本土化技术标准规范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价值导向,才能找到中国邮轮的真正价值。

我国邮轮产业可从多个层面进行突破。首先是顶层设计方面,我们需要找到邮轮产业的法律地位与政策诉求点,平衡合理合法与消费升级的关系。邮轮涉及的因素众多,需要像美国一样从国家层面制定一个邮轮发展与管理的专门法规体系。未来我们的经济是向海经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要从海上经济角度谋划,邮轮的属性决定其是个性化高质量的消费服务产品,既要求满足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要,也要符合不同层次消费生活的期望。

其次从行业管理来看,需要统筹规划与引领行业发展。无论是邮轮码头布局与规划、航线开发与利用、游客资源组织与管理、船上运营团队建设与发展,还是消费服务产品设计与应用,都要强调健康有序、公平合理的原则。既要尊重每个参与者的自主性与创造力,也要约束与引导行业自律性组织发展与第三方组织机构的参与。中国具备邮轮消费层次群体与预期产业规模远不止于现状,不要因小失大,更不能因噎废食。

第三,从具体运营来看,我们需要强调中国式邮轮文化与个性素质的重要性,鼓励中国邮轮运营管理团队的培养与塑造,也需要引领高质量消费氛围与体验态度的发展方向。用更加符合中国人消费理念、符合物质精神双诉求的产品打动潜在的每一个消费者,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用特色的运营模式、丰富的服务体验去吸引具备更强消费能力的群体上船。

另外,中国邮轮不仅仅是产业末梢,只享有价值链底端,而应努力拓展与创造新的价值空间,比如造船的核心技术渗透、内舱中外合资设计的吸收并进、邮轮运营与管理的中国特色、邮轮母港主题文化公园体验、中国邮轮航海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邮轮文化与教育的职业转化、邮轮人才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只有在每个价值链的节点努力思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公共资源融入进去,更好地创造邮轮相关产业动力与实力,让全社会爱上中国邮轮,让中国邮轮更好地走向世界,形成中国邮轮产业经济圈与社会圈的闭环模式,才能创造中国邮轮品牌。

任何一种产业形成规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每一个参与方保持定力,深耕细作。当前中国邮轮进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与管理转型的关键期,我们只要继续努力与坚持,尊重与鼓励每个认真奋斗的人,中国邮轮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作者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