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5月1日 星期

建生态绿舟 护美丽长江
——探访长江武汉航道局18米级纯电动航道快艇建造现场

□ 全媒记者 程璐 见习记者 夏国燕 通讯员 赵国梁

追寻历史的脚步,这个春天,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湖北段,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情号召,刚刚过去一年。

拨开四月的轻云,龟蛇两岸相对,碧水如练东流,船舶扬帆前行。这人水和谐、青山绿水的万里长江春光图,让我们意识到美丽长江来之不易,生态建设任重道远。怎样减少船舶对长江的污染?怎样破局利用清洁环保能源建造生态绿舟?怎样主动出击打好长江生态绿色发展攻坚仗?……听说,长江武汉航道局正在设计建造长江上首艘通过CCS系统认证的纯电动推进航道维护专业船舶——18米级航道快艇。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船舶建造现场,寻找纯电动航道维护快艇建造背后的故事。

破冰——

以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气

试水纯电动船舶

第一次吃螃蟹是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鲁迅先生曾这样称赞道。长江武汉航道局就有这样一群勇士,2018年初,他们打起了纯电动船这个“螃蟹”的主意。

“长江航道部门工作在长江上,守护在长江边,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建设绿色生态长江的职责。”长江武汉航道局局长邓乾焕告诉记者,“国家一直倡导建造新能源动力船舶,交通运输部、长航局、长江航道局也有这方面的要求,正好我们要造一条18米级的航道维护快艇,我们就在想,能不能试点应用新型清洁能源取代传统柴油机造一艘新能源动力船舶。”

敢为人先,首先是思想意识的领先,更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长江上航行的大部分船舶装备的动力装置都是柴油机(包括现在),毋庸置疑,柴油机动力性好,燃烧效率高,性价比高,工作可靠,一直是船家的最爱。但同时,也是产生废气、废油、废水及噪音的“污染大户”。“那些冒黑烟的,特别是一些拉散货的大吨位船一开过,风一吹来,就是一股子的柴油味。”这是长期航行在长江、在长江上过活的船员们说的话。

要保护蓝天净土碧水,要让山更青、水更绿、人民生活更幸福安康。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长江经济带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了优先地位。《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纷纷站台鼓励船舶采用电能等清洁能源。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说干就干。长江武汉航道局立即就此展开了调研工作,西到陕西、南下苏杭。“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安全可否保障”是他们考虑的头等问题。经过多方比较与论证,他们有了选择——建造一艘纯电动航道快艇。“经过考察,我们认为技术是可实现的,并且能满足安全性、经济性要求,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邓乾焕介绍。

通过对国内外各种电池类型的船舶进行比较分析,甚至实地“取经”,他们综合考量权衡得出,锂电池是最适合这艘18米级快艇的。锂电池可实现快速充电、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简便,锂电池安全性能满足船舶使用要求。

追逐美丽梦想的路上,总有豪迈同行人。就在武汉航道局人努力追梦时,基于对绿色生态环保建设和新能源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他们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永济”)不谋而合,决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发建造纯电动航道快艇。

对武汉航道局来说,这是一次对新能源的探索,他们急需一颗“电动的心”;对中车永济来说,这是一种新领域的试验——从陆地拓展到水路。

2018年6月,长江武汉航道局向长江船舶设计院(以下简称“设计院”)正式提出了纯电动航道快艇的适用水域条件与使用技术要求;当年底,第一根龙骨在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船公司”)船台下料铺设。

今年4月中旬,记者在武船公司的建造车间看到主船体大合拢已经完成。据悉,该船计划5月下水试航。

踏浪——

以“斤斤计较”的匠心

追求绿色生态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也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精神之魂。建造现场工人认真地忙着施焊,电动快艇铝合金的外壳显得时尚而美丽。

这艘纯电动快艇总长18.9米,型宽4米,型深1.6米,设计吃水约0.9米,采用双全回转舵桨、尖首、单甲板、全铝合金焊接,配备了总容量约1300KWh的蓄电池,充满电池需4小时,最高航速为21.5公里每小时。

“在充满电的情况下,以最高航速航行时,可续航5小时;航速为17公里每小时,续航可长达8小时,也就是130公里左右。”中车永济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从武汉航道局了解到,该船为巡航船,主要用于长江航道巡查、航标巡检和航道测量等工作。“在航道管理工作中,一个基层航道处管辖的航道里程长40至45公里,也就是说,维护船舶全程巡航一个来回是80至90公里,目前这个配置是完全能够满足作业需求的。”

低碳、环保、绿色、舒适,这是纯电动快艇最大的优点。

采用锂电池蓄电作为推进能源,没有废油、污水排放,更没有废气产生,可有效降到传统柴油动力污染。经测算,单艘该类型船舶一年可减少柴油使用60.9吨、减少油污水排放3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193.7吨,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噪音污染,改善了航道作业环境。“纯电动快艇可以说是零污染、零排放、噪音低、振动小。目前我局共有巡检船24艘,若全部改为纯电力船舶,一年可减少油污水排放7.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48吨。要是推广到整个长江、整个内河,更不得了。”武汉航道局装备处易丁处长兴奋地给记者算了笔环保帐。

为了追求绿色生态,在建造纯电动快艇的过程中,大家都挺“斤斤计较”!中车永济工程师姚世强说。姚工所说的“斤斤计较”,其实是严格控制整船和设备重量,从而控制船舶吃水,保证船舶安全。在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电池支架进行过称,一两都不能多。为控制船舶重量,还简化驾控台设备布置,还首次采用碳纤维驾控台,首次采用紧凑型全电力舵桨控制系统,首次采用同步磁阻辅助永磁技术。

质效上讲究“斤斤计较”,克难攻艰党员更要冲在前。建造过程中,武汉航道局、中车永济、武船公司、设计院四家单位还成立了“临时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武汉航道局党委书记胡晓刚高度评价了“联合党支部”所发挥的作用:“成立联合党支部既是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也是我们的一项管理创新,把四方的骨干力量紧紧凝聚起来。”

远航——

以克难攻坚的决心

建设美丽长江

第一个吃螃蟹,就意味着首创,就意味着做别人不能做的事,走别人没走的路。

说起困难,长江武汉航道局主管船舶工作的副局长周彬告诉记者:“纯电动快艇是个新鲜事物,在此之前也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可参考。但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探索。光方案设计,我们就反复进行了多次探索和试验,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他补充道,“这其实也在不断反向推动船舶行业进步,推动相关规范的完善。”

作为生活在长江上的人们,大江赋予了他们百折不回、厚德有为的文化气质和特性。

据介绍,这是长江上第一艘18米级纯电动公务船舶,也是长江第一艘通过CCS系统认证的纯电动公务快艇,正在申请一种电池推进航道公务动力系统拓扑结构、新能源电池船推进系统主电路设计等五项发明专利。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尽管每天不是在处理种种难题的现场,就是在去解决难题的路上,但是这一群船舶建造者从来都是迎难而上,因为他们坚信自己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因为他们在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当这艘电动船舶投入使用后,我局将继续开展运行技术状态监测、评估,为推进长江航运的环境保护和内河、湖泊、水库上的公务船舶绿色发展积累经验、做好示范引领。”邓乾焕说,为航道维护创新、为长江环境保护助力,相信纯电动船应用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好,从而推动长江武汉航道局公共服务转型升级、为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