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6月10日 星期

皖北水乡行船旧俗


□ 刘干

五河县是淮河、浍河、漴河、潼河、沱河五水交汇的地方,因河得名,被称为皖北水乡,早期交通运输非船莫属。因此,船与五河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船民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

船是船民的衣食父母,船民对船有一种生死相依的感情。他们爱船、惜船、护船,对船的称谓也比较特别:大船称“宝舟”,小船称“溜子”“划子”“撇子”。船民之间打招呼,从不直接问对方今天船往哪开,而问今天宝舟行哪里?听起来文绉绉的温暖。

舵是船之魂,船民称之为“一家之主”。相传远古时代的独木舟是没有舵的,只能顺水漂流,遇到激流、旋涡或风向不对,就在水中打转转,有时甚至船毁人亡。后来发现乌鸦之所以能在天空自由飞翔,原来是靠尾巴掌握方向。船民从乌鸦身上受到启发,便在独木舟上安装了“尾巴”,这便有了舵。

过去,行船靠帆挂桅杆凭借风力风向运行,船民对桅杆十分看重,称桅杆为“将军”,大桅称为大将军,二桅称为二将军,三桅称为三将军。船艏是整条船上最重要和最受尊重的地方,称之为“大王菩萨”。船艏有一把“太平斧”,被称为镇河妖水怪之斧,实际是准备危急时刻砍缆绳用的利器(多为斧头或砍刀)。过去称甲板为“锁福板”,樯板为“披水”,缆桩为“将军柱”。

船民以船为家,常年在外,四海漂泊,只有过年时才回到五河停船休息。为讨个平安吉祥,过年时船上也贴对联,对联内容多与水、船、平安、发财、祺福等内容有关,仔细揣摩,颇有文采。比如,船艏两侧的对联是“龙头金角安天下,虎口银牙定太平”,“江河湖海清波浪,通达逍遥远近游”。经常跑鲁豫皖、江浙沪一带的,就贴上“日行淮北三千里,风送江南第一舟”,横批大都是“招财进宝”、“船平水稳”、“四季聚财”等词语;贴在舵两侧的则是“九曲三湾随舵走,五湖四海任我行”,大桅上贴的是“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着“二将军镇守乾坤”,三桅上贴着“三将军威风凛凛”;船篷上贴着“桅高好比摇钱树,舱深犹如聚宝盆”,“宝货上船千倍利,贵客登舟遇顺风”;舱门上写着“开门看见河中宝,吊桶带起四方财”等充满着浓郁的水文化色彩。

船民还敬奉“船老大”,也就是本船的“神”。“船老大”有的是这条船上已故的经验丰富的有威信的船主或技术过硬的水手,如果这条船没有船老大,船主就要用祭物到别的船上去“请”,因此会出现几条船同祭一个“船老大”的现象。

老一代船民不仅敬水神,陆地上的土神也敬。实际上,这是过去船民不懂科学的缘故。因为每座山都有山风,一般都是旋风,风力又比较大,又没有规律,加之有的船工到了山前过于紧张,风不乱,人先乱,导致翻船事故不断,人们愈加相信这是山神在作祟。现代通讯逐渐发达,每条船上都买了半导体收音机,船民提前听广播了解天气预报,每到山前先测算好风力风向,稳稳地把好舵,不烧香,不磕头,也照样平安无事过险关。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