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8月16日 星期

智慧港口进入5G时代

俯瞰青岛港。 本报资料室供图

□ 全媒记者 陆民敏 樊雪菲

近日,中国电信江苏公司与江阴港港口集团合作,利用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破解了港口“龙门吊”监控难题,为港口作业提供全新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助力江阴港港口集团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工商部发放5G牌照的仅仅两个多月里,中远海运港口、招商局港口两大码头运营商以及青岛港、厦门港、宁波舟山港等国内大型港口集团,均开始与技术方合作,港口与5G技术跨界融合产生的丰富智慧互联场景成了现阶段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港口巨头们博弈的新战场。

那么,5G对整个港口建设意味着什么?尤其对方兴未艾的智慧码头建设意味着什么?5G技术催化下的港口建设又要注意些什么?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港口业巨头“牵手”5G

近2个月,国内港口业巨头们纷纷与5G“携手同行”。7月19日,中远海运集团与中国移动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期间,中远海运港口、中远海运科技、中移(上海)产研院、中移智行,还签署了“共建5G智慧港口联合实验室合作意向书”。

此前的6月24日,招商局港口联合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成立5G智慧港口创新实验室,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5G智慧港口——海星集装箱码头。

更早前6月20日,青岛港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称,将结合青岛港自动驾驶与工业控制场景,发挥华为的5G技术优势,优化青岛智慧港口建设方案,进一步提升青岛港的作业效率。

对于这些港口企业与5G技术的合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研究所所长徐凯认为,现在这些企业是担当了历史使命的。“5G跟4G不一样,4G技术推广的时候,是先推民用,再推商用。而5G相反,是先推商用,再推民用。我们国家当前很多工业企业都在热切地期盼5G技术应用。港航业特别是港口,在这件事情上也应该积极地去探索可能性。现在这些港口企业跟移动运营商之间合作,做5G应用试点,顺应了技术升级趋势,也担当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徐凯说道。

打通自动化码头“任督二脉”

其实,此前就有业内专家探究过5G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的应用可能性。有港口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线通信技术是限制传统自动化码头改造的瓶颈,而5G将破局困境。他认为,港口网络普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5G会大大优化远程操作、安全、通信设备、管理运营等方面。这也是有条件的港口对于5G应用态度十分积极的原因。

“5G对于港口业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支撑港口有更多的智能设备,而且每一个智能设备、每一个终端的通讯速率都会有极大的提升。”徐凯说,“我觉得从全自动化码头的角度,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可以被5G加持的,应该包括港口各个环节以及方方面面。如港口机械、疏港道路车辆的监控,货物堆存情况的控制,冷藏箱等特殊货品的监控,和一些专门的仪器仪表、传感器、数据的采集的监控、港口作业人员的监控、仓库货物盘点理货、仓库里面存储的备件的管理,还有能源照明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未来会有很多自动化设备需要有5G作为一个通信方式进行加持。”

华为5G技术有关项目负责人则从技术层面印证了上述专家的说法。他告诉记者,5G有“高带宽、低时延、高连接密度”的特性,港口业的很多愿景可以通过这个特性实现。他举例说,港口在有些应用场景下需要基于视频,然后再做出相应的执行动作。但是现在的港口网络要么是基于光纤,要么是基于WiFi。基于光纤的话可能隔几年就要去更换线缆,或者不易做出调整;而基于WiFi,一旦热点一多,或者接入WiFi的终端一多,就容易互相干扰,切换时也容易掉线。而5G的“高带宽”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视频传输又快又稳。

此外,5G还有一个特性叫超大超密连接。华为5G技术有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港口可能有几万个几十万个集装箱,还有大量的摄像头、车辆和人,接入的终端形态和数量都比较多。而传统的1G到4G都是解决人的通信问题,要在一个有限范围内接入这么多终端,传统通讯总有局限性。只有5G技术才能支撑每立方有几万个几十万个连接,海量物联网的场景由此才能成立。“这就是为什么说港口典型的工业类场景需要5G的原因。”这位负责人说道。

商业模式或比技术更重要

面对5G将给港口业带来的变化,业内专家表示,需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理智看待5G在港口各领域的应用潜力和空间。

徐凯认为,5G的确会让以前港口业很多在技术方案上不能够实现的、由于受困于技术指标不能够去解决的问题,在未来都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但就目前而言,5G只是给港口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可能性,没办法预测具体的变化会是什么。

他告诉记者,5G港口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还需要更多配套设施建设。因为5G目前只是解决了港口通信问题,相当于把木桶最短的那一块补长了。而如果其他的板不加长,这个木桶的容量还是不会增加。

“比如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终端就需要进一步补足。因为我们不能光修路,高速公路(5G)修好了以后,要有‘车子’在高速路上开,所以对‘车子’本身的研发和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这里的‘车子’指的是智能化的终端,如自主的无人车、无人机等,还包括在终端这头的数据计算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个设备,都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哪怕是一台吊机,也应该能够自己判断是抓紧了还是松了,箱子是不是有掉下去的危险,锁具固定是不是正常的,钢丝绳钢索的拉力是不是正常的。”徐凯如是说。

华为5G技术有关项目负责人则认为,5G的技术、整个产业的成熟是需要过程的。“从标准到芯片、到模组、到终端、到整个业务场景,都需要一步步的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进一步指出,在港口5G应用场景下,现有的5G带宽可能还不能满足超大数据的传输要求。同时,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可能也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他还认为,5G在港口的应用还有一个商业模式问题,这也是很多行业应用场景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原来的通信主要是人的通信,主要是基于人的按时长、按流量的定价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在行业应用场景下,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对于5G网络的体验要求是千差万别的——有的需要很大的带宽,有的需要很低的时延,有的需要很大的连接密度。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和最终客户之间的商业合作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定价模式。这种定价的量纲,可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商业模式谈不好,也会影响5G在行业应用场景做到普及。

“很多问题都是商业模式的问题,技术只是表面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说商业模式谈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其规模化应用,或者说实现不了多赢。所以商业模式需要大家逐步认可和统一。”华为5G技术有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