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23日 星期

枕河苏州 古韵今风
​——“千年运河焕新生”主题采访(七)

□ 全媒记者 程璐 樊雪菲 杨雪 见习记者 于之淇 通讯员 侯成成 黄逸 陈慧敏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8月19日,记者跟随“千年运河焕新生”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了水乡名城——苏州。

作为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成功申遗的城市,苏州的古典美蕴藏于近三千年的文化积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也不乏现代美。船行于运河,掏出手机便可查看水位变化、桥梁限高;靠泊服务区,接上岸电就能享受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古韵与今风在这里交融,共织一幅运河“双面绣”。

桨声退灯影起

环古城河醉游人

苏州环城河,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犹如玉带一般环绕着美丽的苏州古城。两千多年前,吴王阖闾采纳伍子胥的建议,将都城苏州建在一片水网之上,并引太湖水修环城河,由此孕育水陆相连、商旅穿梭的“姑苏繁华图”。

如今,夜游环城河仍是领略苏州神韵的最好方式。船行运河中,沿途有苏州古城墙遗址、盘门、古胥门、觅渡桥等文化遗产相伴,运河两岸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白墙粉黛,灯影璀璨,古今相映,尽显千年古城风貌和东方水城风韵。

时光回溯,环城河的美并非一蹴而就。“原来的船都是挂机式船舶,开起来就像是拖拉机一样,‘突突突’的声音不绝于耳。”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科负责人王小健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城河一直肩负着京杭运河要道的重责,船来船往,日夜不息。但随着城市的扩张,环城河从“绕城行”变成“穿城过”,往来船舶产生巨大噪音以及尾气、废水等污染,困扰着沿岸居民。另一方面,航道年久失修,坍塌淤塞情况严重,堵塞和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制约了航运经济进一步发展。

城与河的关系从共生变为互扰,何去何从?苏州选择另辟蹊径。

1987年,该市在城西、城南横塘至宝带桥按四级航道标准开凿新运河,使过境货船皆从新运河通过。20年过去,运河苏州市区段多次提档升级,运输能力大幅跃升。

“与90年代初相比,船舶年总吨位从4281万吨增加到23397万吨,船舶平均吨位从45吨/艘增长到592吨/艘,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苏州市航道管理处副处长丁志农介绍。

当新运河挑起运输大梁,古运河便有了发展新空间。2002年,苏州市政府彻底取消环城河货运功能,并启动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工程。货船桨声退去,两岸彩灯亮起,环古城河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目光,苏州水上旅游蓬勃发展。

复纤道添新绿

千年运河梳新妆

三米宽的石道悬于水面,随河道蜿蜒向前。在大运河吴江段,这条长约1.8公里的古纤道,正成为运河新景。“以前这里几乎没人来,现在有了运河公园、古纤道,经常会有人来散步、拍照。”吴江区航道管理处主任陈菊芳说。

漕运繁忙的年代,重载或逆水而上的运粮船在无风时难以行进,就依赖纤夫拉行。唐代以来,吴江曾修筑起三条纤道,但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纤道已全部坍塌。“1984年,我们在进行航道养护工程时,打捞上来一批修筑纤道的大青石,并集中重建成为这条古纤道。”指着一块水痕曲折的大青石,陈菊芳向我们讲述了古纤道的前世今生。2007年,古纤道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点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在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工可期间,设计部门为了减少航道弯道,缩短航道里程,计划对该段古纤道进行切角处理。吴江航道处发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航道中心线向东偏移,从而绕开古纤道。这一建议很快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采纳,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运河古纤道得以保留。

航道部门在保护运河旧貌的同时,不忘用绿色生态新理念为运河“添妆”。

“停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接岸电。既省钱又省心,开一晚上空调只要十几块钱,比烧油便宜一半。半夜也不用爬起床加油加水,安安心心一觉睡到天亮。”在吴中水上服务区,船民老薛正在扫码取电。他身后,30余艘船舶比肩靠泊,看不到任何烟尘,这得益于服务区内设置的12套低压充电桩。为方便船民、节能减排,服务区还新增4处供水设备,设置2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并按照最新垃圾分类处理相关要求布设4种不同类型的垃圾收集存储。

岸边是科技赋能的绿色新景,陆地上还有一幅书画长廊里的运河美景:

“初次知道你,是在历史教科书上,在隋炀帝的功过评说中。”

“朝阳借水理红妆,轻载随波入画廊。”

“千载京杭添锦绣,万吨集运造康庄。”

……

据服务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刻在长廊墙壁上的运河诗歌,均出自苏州航道系统职工之手。一边行走,一边品读,字里行间流淌着航道人对运河的深沉热爱。

更智慧更立体

黄金水道注活力

北起苏锡交界五七桥,南至苏浙交界鸭子坝,大运河苏州段自古就是大运河航运最繁忙、货流密度最大、航运效益最好的航段之一。苏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因而也与运河休戚相关。经济开发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多数沿运河布局:浒墅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钢集团、维德集团……经济发展体由点及面,逐步形成苏州现代运河经济带。

繁华传承至今,发展与时俱进。

在苏州市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运河沿线多处实时监控视频,工作人员正仔仔细细地排查安全隐患。据悉,依托“大数据+航道管理”,指挥中心接入了视频监控系统、多波束全景系统、水位观测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了“看得见、判得准、调得快”的高效指挥模式,达到“行业监管全覆盖、应急处置全过程、数据分析全领域、信息发布全天候”的目标。

“苏州水多桥也多,一个航次船舶配载多少,要根据运河水深和经过的桥梁限高调整。”苏州市航道管理处副处长陈广杰告诉记者,过去常有船舶因配载不对刮擦桥梁,对古桥保护与航运安全都造成影响。为此,指挥中心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即时公布各航段实时水深、通航净空,公示干线航道通航尺度数据,方便广大船民随时查看。

在白洋湾作业区,一条条铁路直通运河岸边,一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枢纽正在紧张建设。“目前,我们开通了‘苏满欧’‘苏满俄’ 等五线班列,初步形成了集中欧、中亚、中俄进出口班列为一体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平台。”作业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白洋湾货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铁路苏州西站一个主要集疏运通道,也是苏州主城区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

沐浴“一带一路”春风,坐拥临运河、通高速、连铁路的先天优势,白洋湾正加速推进港口多式联运发展。“拟在今年开工建设铁路西站北港池、西郭桥浜中港池、金业街南港池三座挖入式集装箱专用港池,年设计通过能力44万TEU,将形成京杭运河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作业区之一。其中铁路西站北港池布置3个1000吨级集装箱船泊位,可真正实现铁水垂直无缝换装。”

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运河与城市相伴相生。在大运河苏州段,奔涌着老一辈水运人披肝沥胆的建设历程,也孕育着新一代水运人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古韵交融今风,灵秀苏州未来可期!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