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11日 星期
政策支持加身 口岸建设提速
九江港蓄势聚能尽显发展活力


□ 全媒记者 杨雪

日前,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披露,2019年1到7月,九江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78万标箱,同比增长20.24%;完成货物吞吐量7284.88万吨,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局长曹俊良告诉记者,九江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4年超过亿吨。今年4月25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以“直航”促“三同”做大外贸总量建设区域航运中心工作方案》(“三同”即货物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更是大大提高了九江港货物进出海的物流时效,九江港的辐射能力明显增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激发市场潜能

“今年1-7月集装箱箱量大幅增长,与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制定《九江市以‘直航’促‘三同’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密不可分。” 曹俊良说,市政府政策出台后,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进行调查研究,借鉴外地经验,制定《细则》,对扶持种类、扶持金额及落实方法等做出了具体规定,让政策落地,红利惠及港口、航运和外贸企业。

曹俊良介绍,九江市政府计划每年筹措不少于1.1亿元的“三同”扶持资金支持《细则》的实施。《细则》规定,对九江口岸外贸直航业务、九江赴洋山和外高桥航次、对南昌、樟树(赣江、信江沿岸)等港口往返九江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分别给予资金补贴;对重庆、岳阳等长江上游港口在九江港中转的集装箱,免收码头装卸费,实现零费用中转。

此外,在江西省政府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九江市对进出九江港集装箱卡车高速公路通行费省外车辆减免50%,省内车辆全免;对江西省外到发九江港铁路站点的集装箱重箱,按照2000元/组(2标箱)予以扶持,对江西省内及周边铁路运距在500公里以内到发九江港的,按照1000元/组(2标箱)予以扶持。

曹俊良告诉记者,7月份,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依托中国(九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现有平台数据资源和业务功能,设计开发了集上报、审核、分析、统计和预警等功能的“三同”扶持政策审核系统,在技术层面上进一步确保政策落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截至7月底,共审核“九江—上海”天天班94个航次、昌九小支线145个航次、进出九江港集装箱卡车高速公路通行费1.4万多次等。

有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场彻底被激活,货源不断向九江港聚集。7月份,九江港中转重箱完成1.8万TEU,同比增长111.76%;6月份,省内港口在九江港中转的集装箱有7261标箱,同比增长65.66%。

强化基础支撑

九江港要发展,有了政策支持,但硬件建设也不可或缺。曹俊良介绍,围绕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目标,九江市正大力推进九江港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码头建设中,总投资11.89亿元的红光码头、总投资7.5亿元的上港二期多用途码头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汽车滚装码头项目等大型公用码头建设积极推进。同时,在江西省政府启动港口资源整合改革的背景下,九江市已争取江西省政府及交通厅支持,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配套码头建设。

“在疏港公路方面,彭泽港区彭浪矶作业区、矶山作业区、星子港区神灵湖作业区等3条疏港公路已在建设中。同时,湖口港区银砂湾作业区、湖口屏峰作业区、彭泽红光港区、都昌港区城区作业区等4条疏港公路也将自年内开工建设。”曹俊良说,“在疏港铁路专用线方面,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已在8月31日上午正式开工。”

加强口岸建设

口岸持续扩大开放无疑将有助于港口的发展。曹俊良告诉记者,在口岸建设方面,九江市多路出击、加速前进。一方面,粮食口岸运营良好,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项目在7月正式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另一方面,九江积极申报整车进口口岸和水果指定口岸,瑞昌港区和彭泽港区口岸开放项目已获国家部委支持性意见,国家口岸办正在审理。此外,201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九江综合保税区刚刚于8月29日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即将封关运行。

此外,2018年6月,九江市提出打造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曹俊良介绍,目前,航运服务中心项目已于6月28日完成主体工程封顶,信息化平台项目已立项,航运中心的规划和运营方案编制工作都已完成,九江将打造集政府服务、航运交易、船货代理、信息交流、航运融资、航运保险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物流+金融”综合性航运服务平台。“口岸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航运中心建设,将为九江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曹俊良说。

据悉,九江市将按照“一港五区、三核多点、江湖联动”的总体布局,重点开发城西、红光、瑞昌三大枢纽港,打造以集装箱为主的核心港区,力争通过3至5年,城西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至80万标箱,红光港达到40万至60万标箱,瑞昌港达到20万至30万标箱;未来,将推动“互联网+航运”发展,加快“智慧港口”“单一窗口”和“大通关”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机制,推动口岸监管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通关效率,促进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各种要素高效流动,建设高度开放、高效便捷的一流口岸。同时,加快临港工业升级、聚焦“5+1”特色千亿产业,促进临港工业发展壮大。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