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
上海海事法院发布海事审判白皮书
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 全媒记者 杨雪 通讯员 黄丹 廖璐琪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

10月24日,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汪彤专题通报了服务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海事审判情况,全国首份专题涉及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海事审判白皮书也随之发布。

长三角区域

海事海商纠纷比重大

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通过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主动延伸海事司法服务,推动长三角地区司法协作联动,维护区域内健康有序的航运市场环境,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发布的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海事审判白皮书,对上海海事法院2017-2018年审理的涉长三角区域的海事海商纠纷进行了专项总结和分析。

白皮书显示,涉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当事人的各类案件共计10002件,占同期受理案件数的91.94%;各类案件标的总额达101.78亿元,占同期全部案件标的总额的82.36%。由派出法庭处理的案件占全部涉长三角区域案件的29.07%。

在案件类型方面,与海陆空集疏运体系直接相关的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纠纷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分别为6436件和875件,占全部涉长三角区域案件的73.10%,是最主要的案件类型。

此外,与长三角区域港航运营发展密切相关的航运金融服务、船舶设备制造、船舶营运管理等各类案件也均有出现,覆盖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全部重点领域。

聚焦航运发展

新情况新问题

汪彤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海事海商案件出现的新问题,他表示,针对集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也为了化解风险和弥补漏洞,上海海事法院旨在通过此次白皮书的发布,向行政主管机关、航运企业单位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相关机构和企业完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近些年来,多式联运货损纠纷案件数量明显增多、北粮南运相关纠纷中暴露诸多薄弱环节、海上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申报不实问题、涉进口汽车零部件运输货损纠纷面临的难点等,都是较为集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汪彤说,多式联运货损纠纷案件是长三角经济实力增强的一个侧面表现。他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上海港在长江三角地区集疏运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发挥,经由海上通道连接公路、铁路、空运前往中欧、中东、中亚等内陆国家地区的货物运输业务增长较快,多式联运案件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多式联运全程经营人被诉风险较高;二是法律适用问题较为突出;三是货损原因是否构成不可抗力争议较大;四是此类案件事实查明难度较大。白皮书中,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

此外,记者了解到,白皮书中还选取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海事案例,反映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港航发展、船舶建造、邮轮运营、船舶保险融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案例解读阐释了裁判的法律观点和依据,以明确统一的司法裁判标准,规范和引导航运市场主体行为,促进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

海事司法服务

保障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海事司法需求,上海海事法院经过实践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机制和做法。

上海海事法院以规划先行引领法院发展,研究制定《上海海事法院服务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法院工作开展提供了具体明确的指引。

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化发布典型案例司法建议,为新型商事行为和交易模式提供合理司法预期,并且制定涉外证据和管辖权异议审查工作指引,努力提高审判权运行效率,降低纠纷化解时间成本,着力营造透明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与此同时,上海海事法院针对港航运输作业中发生的船舶碰撞等专业性突出的案件,总结类案特征,采用船舶碰撞轨迹、案件数据图表演示等形式,突出展示审判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减少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在信息技术与审执工作深度结合方面,汪彤表示:“上海海事法院坚持‘互联网+海事审判’信息化发展模式,努力用智慧夯实法院‘样板间’,带动长三角地区海事司法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白皮书中显示,上海海事法院积极研发海事案件智能办案辅助系统、在线智能海事诉讼系统、船舶数据分析系统并上线运行,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网络拍卖、远程庭审、移动办案、在线诉讼等工作,满足长三角地区海事海商纠纷异地诉讼,全方位升级法院智能办案和诉讼服务水平。

最后,汪彤表示:“未来,上海海事法院将进一步立足海事审判工作,积极探索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为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