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周佳玲
群山环抱,雾气氤氲;浊流滚滚,浩浩无涯。近日,受四川盆地大面积降雨影响,长江干线及嘉陵江支流双双陡涨水。9月6日8时,“嘉陵江2021年第2号洪水”在渠江形成;14时,“长江2021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长江、嘉陵江同时发生编号洪水,山城重庆迅速打响了新一轮抗洪防汛保卫战。
重庆海事部门发布航行警告,对部分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及时要求渡口渡船停航封渡;航道部门及时出航撤设、恢复航标,通过数字航道系统加强对航道的监管;港航部门积极督促辖区船舶移泊至安全水域避险,并现场开展防汛抢险指导……科学研判、精准施策,重庆各水运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共同织密了一张结实的防汛网、安全网。
海事先锋立潮头
打响防汛第一枪
“9月5日起,长江迎来新一轮涨水过程,这也是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大洪水。”重庆海事局朝天门海事处江北嘴执法大队队长孙谷介绍。9月7日5时长江寸滩洪峰水位达21.98米,成为今年汛期以来最高水位,水位的持续上涨导致重庆标志性地标180平台及部分滨江步道均被淹没,这也意味着严峻的防汛形势压在了海事人肩头。
为应对洪峰来袭,重庆海事局先后发布了两次航行警告,陆续对部分水域有针对性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同时,重庆海事局副局长胡远胜来到朝天门海事处江北嘴执法大队,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检查防汛预警工作及现场监管工作,全局上下全力以赴应对“长江2021年第1号洪水”安全过境。
在巴南,随着水银口水位达到地方区政府划定的封渡线,巴南海事处执法人员迅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渡船要求其立即停航,加强人员值班,加固船舶系缆设施;
在重庆主城,朝天门海事处江北嘴大队及时要求辖区各作业码头停止作业,并调度“恒硕1001”等6艘拖船在辖区上中下各重要航段待命,提高汛期船舶应急抢险能力;
在丰都,丰都海事处执法人员得知一大型漂浮物在航道中顺江漂流,可能对通航安全造成影响,执法人员连夜出动赶赴现场处置,及时联系船舶“长运6号”将漂浮物拖带到适宜地点暂时安置,成功处置一起漂浮物碍航险情……
面对洪峰过境,长寿、忠县、万州、云阳等海事处也积极强化内外安全监管。对内及时排绞趸船、清理趸船周围聚集的漂浮物,确保海事趸船自身安全;对外持续强化宣传预警,在巡航检查中,通过AIS和报港系统短信群发、微信群、VHF及高音喇叭等方式对辖区船舶进行汛期安全宣传。
航道卫士战激流
乘风破浪护安澜
当挺立船头的海事蓝与江水搏击,守护辖区通航安全之时,身着橙色工作服的航道人也奋勇争先,坚守在辖区的每一寸水域,长江朝天门航道处寸滩航道基地正是其中的一支队伍代表。
寸滩航道基地负责管理和维护望鱼碛到蜂窝子共计11公里航道,其中下窑沟、中窑沟、母猪碛、小沙溪、草鞋碛等5个停泊区就占8公里航道长,所有进入重庆主城作业的船舶都要在这片停泊区待港,这里也被称之为重庆主城最大的“水上停车场”。港区船多,航道维护压力更大。
9月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寸滩航道基地船长袁明康便起床察看洪水涨幅情况。“这次洪水比预计来得还要凶猛,幸好昨天出航3小时对辖区航标进行了检查,提前做好了应对工作。”袁明康笑着说。
简单吃过早餐后,袁明康就立即带着航道职工们驾驶“渝道标204”船巡航。巡航过程中,大家对标志船上的杂草进行了清理。经过反复几轮巡航、清查、除草,大家对辖区标志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为迎接洪峰过境做好了准备。
9月6日下午3时,洪水流态迅猛。“中窑沟标志流了,快去恢复!”接到通知后,袁明康召集大家又立刻出航。
“又是中窑沟,为了维护这座标志,我们真是耗费了太多精力!”穿着橙色救生衣,戴着劳保手套,长江朝天门航道处处长曾科伟站在船头和职工们一起取锚石固标。按照要求,洪水期间各航道处领导都要在一线班组驻站值守,既是“驻站”指挥,更是“助战”抗洪。
曾科伟所说的中窑沟标志就是辖区8公里停泊区设置的九座浮标之一。他介绍,设置中窑沟标志有两个功能,第一是标识主航道边界,第二是标识停泊区的边界。为保证靠泊安全,停泊区离水沫线距离按规定必须达到150米,汛期的中窑沟标志设置靠近江心位置,受流速和杂草影响,水的冲力大于锚泊系泊能力,就容易走锚。
“和下游的大石鼓标志一样,中窑沟标志一旦走锚,最容易卡在两艘锚泊船之间,如果卡得很牢固,航标器材就捡不回来了。”数月期间,该标志已多次流失。
困难当头,但航道人选择迎难而上。发动机一响,这些航道卫士们又逐着浪花,出发了!
港航队伍强防守
“平战结合”砺精兵
9月7日8时,“嘉陵江2021年2号洪水”通过嘉陵江北碚,水位194.19米(黄海高程),距警戒水位0.31米,流量26600m3/s。
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闻“汛”而动,从 9月5日10时接到洪峰预报信息后,就第一时间启动了嘉陵江蓝色防汛预警并开展4级响应。同时通过OA、GPS、防汛微信工作群、中国移动云MAS业务平台等共计发布水位信息39条,各类气象信息49条,接听各类电话39次,提醒辖区港航管理机构、沿江涉水企业高度关注水位变化,加强应对洪峰过境的避险措施。
9月7日至9日,“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十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暨2021年水上应急救援青工技能竞赛在重庆合川启幕。竞赛期间,正值“嘉陵江2021年第2号洪水”过境,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按照“平战结合”要求,立即成立防汛现场指挥部,抽调应急救援队伍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合川嘉陵江水域沿线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落实险情应对措施,并安排其余参赛人员做好应急抢险待命准备。
据了解,9月9日凌晨5时,重庆海事部门已解除临时交通管制,标志着“嘉陵江2021年第2号洪水”“长江2021年第1号洪水”已顺利过境重庆主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