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盛麟童 文/图
近日,海关总署、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海警局联合制定印发了《“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办法》(简称《办法》)。《办法》共十三条,规定了“三无”船舶定义、认定程序、认定标准、认定时限等内容,明确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内“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工作。
这是温州海事局“船舶联合鉴定”模式的又一次“全国输出”,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该局船舶监督处副处长王江山的默默付出。自进入温州海事局,他就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基层。常年的一线历练,将他的敢闯敢拼再镀上一层务求实干的颜色。面对无先例、无参照的“三无”船舶等低标准船舶合法化处置难题,他率全国之先提出船舶联合鉴定模式,为温州市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打通了关键掣肘,也为其他省市提供了经验示范。
解决无法可依“燃眉之急”
从2017年开始,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在温州如火如荼地展开,政府部门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查扣了大量涉嫌走私船舶,这些船舶大多是低标准“三无”船舶,却由于事实难以查清,证据链难以形成,合法处置船舶的进程受阻。
“当时,仅扣押在乐清华航船厂船舶数量就高达200余艘,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大小不等的船舶,一艘船舶的保管费需要500—700元/天,长期扣下去政府财政难以支撑,而且华航船厂紧邻温州大桥,台风季节安全隐患巨大。”王江山回忆。
可是,迄今为止都没有针对低标准“三无”船舶合法化处置的明确法律依据,全国范围也没有先例可循。“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无限期地扣押?还是把船放走?”多个日夜,王江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把船放走无异于‘放虎归山’,这些船舶必须要合法、严肃处置!”
2018年3月,他联想起1994年10月16日实施的《国务院对清理、取缔“三无”船舶通告的批复》,突然有了思路。“涉私船舶大都是不正规的低标准‘三无’船舶,是不是能走‘三无’船舶没收处置之路?”这些船舶种类多样、情形各异,走这条路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合法认定其“三无”属性。
王江山向市政府主动请缨,协调组织海事、交通、渔业等船舶主管机关和检验机构,组成权威联合鉴定工作组,以联合鉴定的方式快速判定船舶“三无”属性,再交由执法部门公告、没收、拆解。他带领工作组奔波于修造船厂、码头,对扣押的船舶实施现场勘验。“特别是夏天,一天工作下来,所有人的工作服都如同泡过水一般,勘验报告都是湿的,滚烫的甲板甚至让组员的皮鞋脱了胶。”
苦心人,终不负。历时两年多,温州12个县市区查扣的700余艘“三无”船舶终于全部成功清理。“实船勘测—数据比对—集中商讨—联合判定”的船舶联合鉴定工作机制就此建立。
打通依法处置“最后一公里”
“方法路径有了,工作机制有了,实践经验也有了,那能不能从法制层面彻底解决船舶联合鉴定合法性问题?”王江山没有就此罢手,继续推进建章立制工作,争取为低标准船合法处置在立法上补短板、填空白。
2019年6月26日,《温州市船舶联合鉴定操作办法》在王江山的推动下成型,并由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实施,这成了国内首部“三无”船舶鉴定规范性文件,填补了国内“三无”“非法改装”船舶鉴定处置的技术与机制空白,成功解决了谁来鉴定和如何鉴定的问题。“从创新实践到建章立制,保障了基层执法的规范性、合法性,我们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王江山激动地说。
2019年,王江山又借助浙江省人大反走私立法契机,多次向省人大、省司法厅等部门阐述“三无”船舶鉴定处置的重要性,呼吁从省级地方性法规上明确船舶鉴定主体。最终,他的建议被《浙江省反走私综合治理规定》立法吸收,实现了船舶联合鉴定工作主体合法和程序合法。“这部规定的出台,大大增强了我们解决涉私‘三无’船舶问题的信心,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干了!”谈到这里,王江山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
2020年5月,温州海事局作为“三无”船舶联合鉴定经验“策源地”,受邀参加全国打私办在广西南宁开展的集中办公。会议以《温州市船舶联合鉴定操作办法》为蓝本,研究制定了《办法》。目前,《办法》已由海关总署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武警总部参谋部四部委征求意见。
输出联合鉴定“温州方案”
“三无”船舶没收处置是全国性难题,王江山在反走私工作中创造性推出的船舶联合鉴定模式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了“温州方案”。
2019年7月,全国打私办《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简报》通篇30页全文刊发《温州市船舶联合鉴定操作办法》,印发全国推广应用;2019年11月,温州市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公安机关打私工作现场会上展示交流;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全省8大反走私改革试点项目。王江山本人也因工作成绩突出,在2021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反走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这是浙江省时隔22年之后,再一次对在全省反走私战线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因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来温州“取经”的队伍络绎不绝,王江山作为经验“首创人”,先后指导舟山、南通、宁波、龙港等地市印发了船舶联合鉴定办法,支持省内外多地开展反走私治理工作。
“船舶联合鉴定的作用不止于打击走私,它还有更广泛的适用空间。”王江山并不满足于此,又开始了“二次创业”,将该经验做法成功引入了“两船整治”“休闲船艇治理”等多个船舶管理领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0年,他牵头温州市760余艘休闲船艇治理工作,充分借助联合鉴定成熟经验做法,严厉打击无证船艇非法活动,用不到一年时间清理取缔全市无证船艇663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效遏制了休闲船艇事故多发不利局面,得到了浙江省和温州市主要领导书面批示肯定。
此外,王江山还着眼于休闲船艇兼管长效机制建设,成功推动了《温州市休闲船艇发展指导意见》《温州市休闲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提上市政府议事日程,开启了又一项从实践探索到建立规章制度的新征程。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刚通过《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案,这部法律赋予了海事没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证船舶的权力,但要顺利实施船舶没收权还很多制度需要设计,温州海事局现已经承接了这一重大课题研究。”作为专班成员,王江山创立的船舶鉴定工作模式有望实现全国性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