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松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在科技强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五新三主”战略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等规划政策,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长江经济带重要使命和内在发展要求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长江经济带在经济规模、高新产业、科技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创新策源地。要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不动摇,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
——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是长江经济带肩负的重要使命。2020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6.6%,比201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汽车、手机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1.7%、56.9%、42.6%、3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投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分别占全国的52.3%、50.6%和52.2%。长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巨大潜力,更好担负起推动经济转型、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职责。
——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是长江经济带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尽管发展较快,但长江经济带整体无论制造业水平,还是创新能力均有待提升。一是部分地区产业偏重的特征较为明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部分地区重化工产业占比较高,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下转第8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