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杨柳 通讯员 李佐彤 王焱 王舜)日前,由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设计研发的我国首台采用全国产化电控系统的集装箱场桥成功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场桥整机电控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取得实质性突破,集装箱场桥全套电控系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电控系统作为大型港机设备的“神经中枢”,承担着设备指令分析、传输、反馈和驱动执行的核心功能。长期以来,国外电气厂商对港口设备电控系统掌握较大市场份额,重要部件采购价格和后期维护成本高,技术参数不能共享,对港口技术升级和生产运营产生诸多不便。
为攻克这一“卡脖子”难题,实现港口设备电控系统的自主可控,天津港太平洋国际公司技术团队联合欧亚国际公司等兄弟单位,针对不同类型场桥的技术特点、工况要求和电控逻辑,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创新实现了集装箱场桥电控系统国产化替代的“天津港方案”。
天津港太平洋国际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国产化电控系统性能稳定,满足港口生产作业需求。该系统具备开放型接口方式,解决了技术参数共享问题;采用最新模块化集成技术,降低近20%的维修成本和25%的备件采购成本;具备更快网络传输速度、更强信号防干扰能力、更平稳变频变流功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也符合集装箱码头后期自动化改造升级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