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龙巍 张植凡 通讯员 陈扶涛 刘毓林 文/图
2011年,他怀抱着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梦想进入了湛江海事局。11年来,他对理想、事业和人生的热爱与激情从未改变。他是湛江海事局团委书记马洪坤。
在今年共青团中央“两红两优”表彰中,马洪坤被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他是全国海事系统唯一获此称号的个人,也是广东粤西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个人。
连续42天驻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
2020年初,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湛江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发起了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到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马洪坤第一时间向组织申请加入党员志愿者队伍,投入地方疫情防抗工作,开始了连续42天的驻企工作。马洪坤所进驻的厂区地处偏远,园区职工多达3000余人,人口密集、人流量大。
他每天奔走于各个科室之间,实地了解职工情况,将每个人的情况记录在册、掌握于心,做好疫情排查。半天下来,口罩在马洪坤的脸上勒出了深深的印子。驻企期间,他累计排查厂区职工3520余人次。面对物资的缺乏,他主动与管委会对接,争取口罩3600个,成为了厂区广大职工心目中“深有安全感的马书记”。
“疫情无情,企业生产面临困难,但洪坤同志和工作组全体人员的认真负责,帮我们申请缓缴电费3.6万元,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我们有信心做到防疫复产两不误!”一位受到帮助的企业负责人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在园区迫切需要复工复产的当口,作为工作组副组长,马洪坤定期组织37名突击队党员对园区36家复工复产企业,开展境外、涉疫地区返湛人员排查,累计排查2978人次,全力帮助企业做好返湛人员隔离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园区企业成功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期间零感染、零事故,给常态化疫情防控留下宝贵经验。
此后两年,马洪坤都坚守在加强防控疫情一线,牵头成立了6支海事战“疫”青年突击队,带领140名青年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接学校社区普及水上安全知识
从负责团委工作起,马洪坤就把创建青年文明号和培树先进典型当作加强团建工作的有效抓手。通过他与同事们的不懈努力,2015年,湛江海事局成功创建了第一个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局团员青年大受鼓舞,对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明显增强。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畅。至2022年,该局已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2个、广东省青年文明号6个、湛江市青年文明号7个,实现了全局基层海事处全覆盖,青年文明号成为了湛江海事局的金字招牌。
凭着亮眼的成绩,团队成为广东海事局以及湛江市各相关会议的常客,马洪坤也凭着对青年文明号创建和管理的经验,进入了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工作导师团,与全省各行各业的青年干部一起作出更多贡献。
马洪坤将普及水上安全知识当作了重点工作推动。主动对接学校、社区的过程并不顺利,但他不放弃。马洪坤带领几个青年一遍遍地摆数据讲案例,终于得到了第一所学校的响应。慢慢地,更多学校、社区、企业加入进来,从最初的几个青年也发展成为了一支强大的讲师团,授课内容也从最初的一套讲稿发展为针对不同受众的一套套各具特色的讲稿方案。
“我们家孩子喜欢玩水,家长怎么劝导都不听,自从听了你们的水上安全知识课,现在不仅自己不去玩水了,还主动劝导其他小朋友,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有位学生家长专门打电话给马洪坤说。
日益壮大的湛江海事局讲师团吸引了赤坎区团委的关注,赤坎区团委主动要求深度合作,联合区教育局推动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全覆盖开展水上安全知识教育。此外,双方共建少年海事学校25个,有10余名海事青年被区内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近年来,马洪坤带领全局143名青年开展了80余次活动,为超过2万名群众、职工和中小学生普及水上安全知识。
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自担任湛江海事局团委书记以来,马洪坤密切关注青年、带动青年、凝聚青年,建设温馨“青年小家”,全局青年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强大力量。马洪坤一路走来,取得一次次学习成长和收获,他先后被评为直属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直属海事系统优秀青年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广东海事局十大杰出青年、湛江市优秀共青团干部,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在建团100周年之际,获得这个沉甸甸的荣誉,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既感到无比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深刻阐明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将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做表率,团结凝聚海事青年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坚定政治理想、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马洪坤说,以后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团结青年团员,服务青年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在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