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陈珺 实习生 陈新宇)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分别简称为《实施意见》《规划》),提出实施水运通江达海工程,建成“一纵三横九支”航道。到2035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含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内河航道)总规模约为34万公里,其中内河航道3200公里左右,内河港口达到10个。
按照《实施意见》和《规划》,河南将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京津冀—粤港澳主轴、大陆桥走廊、二湛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河南段建设,打造“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
《规划》提出,建设通江达海的水运基础设施——
内河航道方面,按照“通江达海、河海联运、干支联动、交旅融合”总体规划思路,强化沙颍河、淮河、沱浍河、唐白河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延伸拓展水运服务,高标准打造黄河、大运河河南段和库湖区等旅游航道。到2035年,规划构建“一纵三横九支+其他航道”的总体航道布局,总里程3200公里。
内河港口方面,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体系,围绕港口货运功能,规划周口港、信阳港2个主要港口,规划郑州、洛阳、南阳、商丘、平顶山、许昌、漯河、驻马店港等8个服务水陆物资集散转运的地区性重要港口。依托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和库湖区航道,在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三门峡、济源等地规划建设客运码头。到2035年,形成“2+8”分层次港口布局,港口吞吐量达到3亿吨(含集装箱150万标箱以上)。
《规划》特别突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优化铁路出海通道格局,全省形成以郑州、洛阳为核心区,以南阳、信阳为豫南联动发展区,以安阳、濮阳为豫北联动发展区的“三区六港”格局,进一步发展核心区与青岛、连云港、日照、上海、宁波、太仓等海港的铁海联运,拓展与南通、盐城、厦门、北部湾等沿海主要港口的合作,适时开辟豫南联动发展区至长三角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加密豫北联动发展区至华北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强化内河出海通道,重点打造沙颍河、淮河、唐白河等3条内河出海主轴,加快周口、信阳、郑州、南阳、漯河等5个出海始发港建设,强化出海始发港与沿海、沿江、沿淮港口合作。协调铁路、水路出海通道建设时序和标准,强化与海港、江港的运营管理合作,建立上下游多方位合作协调联动的发展机制。
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机场群、港口群、国际陆港群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分工协作、合作共赢,加强周口、信阳、南阳等港口与沿江沿海港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