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程璐
海嫂,海员的妻子,一群特殊的家属。一年中,大半时间与丈夫分离,独自扛起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的家庭重担,以柔弱双肩为航运事业发展撑起温暖大后方。
8月4日,在“七夕”这个特别的日子,记者走进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海嫂联络站,倾听海嫂们的爱情与生活。
她们的爱情
浪漫是初始
“我们相恋于学校,他毕业实习1年后结婚,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说起和丈夫唐智民的相识相爱,海嫂吴媚娟一脸甜蜜。
唐智民毕业实习第一次上船,孤独又辛苦的日子,让他很不适应,一度想要放弃做海员。“那时候的联络方式只有写信,我就天天写,往他途经的各个港口寄。”吴媚娟告诉记者,这一封封家书摞在一起,成了每晚陪伴唐智民入睡的“家书枕头”。
“为了给他打气,我们约定,只要他坚持到实习结束,我就嫁给他。”这份约定,既成就了二人的婚姻,也成就了唐智民的海员之路。如今,唐智民已成长为一名资深船长,并顺利通过“UK LAP”测试(UK等效证书)。
“我俩是父母介绍,一下就看对眼。”海嫂李晓蕾的爱情,又是另一个浪漫故事。“都说相恋容易相守难,他怕我接受不了聚少离多的日子,求婚前试探性留了一首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我给他的回复也是一首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以诗为媒,促成良缘。李晓蕾与丈夫在聚散离合、相互扶持中度过了三十五年。“一人独处时孤寂过、小孩生病时无助过,慢慢就理解和释然了。现在回看那首诗,我的选择还是如初!”李晓蕾坚定地说。
她们的生活
责任是内涵
“老人重病时,我一个人照顾,电话里还不敢跟他透露分毫。”“结婚十几年,他只在家过了两次春节。”琐碎的生活、聚少离多的日子,每位海嫂都能道出一肚子心酸事。但转头,她们又纷纷念起了丈夫的好。“远航时他花费最多的就是各地的上网卡和给家人挑选的礼物。”“一回来就包揽所有家务,外出时一个包都不要我拎。”
乐观积极,是海嫂们的共同点。
“婚姻就像件工艺品,它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美,需要我们一点点打磨。”吴媚娟告诉记者,最开始的时光是清苦的,尤其生下孩子以后,家里家外的重担都落在了自己身上。“但接到他深夜打来的电话,看到他一回家就忙碌的身影,我就觉得内心很安稳、很值得。”
“选择他后,我也爱上他的船、他的海。”作为家属代表,李晓蕾曾参加201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也曾登上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比利时”轮、“中远摩羯座”轮参观,一桩桩一幕幕让她更能体会船员丈夫的光荣与自豪。“海员远航八方,为祖国大家庭的发展在默默贡献。我们做家属也要多些责任和担当,把小家庭经营好,给他们提供一个最温暖的港湾。”
就像中远海运船员工会相关负责人所说,海嫂是船员们扬帆起航路上最好的“定心丸”,也是船舶的“第二政委”,她们有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船舶安全航行、船员队伍整体的稳定产生正面的引导力、向心力、凝聚力。
她们的联络站
传递另一份爱
李晓蕾和吴媚娟,她们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海嫂联络站站长。
“海嫂联络站是海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目的是为海员家属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互帮互助的平台。”2008年,彼时仅30岁的吴媚娟被聘为“武汉船员家属联络站”站长。此后她通过组建QQ群、组织线下联谊活动等方式,引导武汉地区的船员家庭彼此熟悉。“开始我们互不相识,但同为海嫂,大家面对着相同的家庭生活难题,彼此惺惺相惜,生活中也非常愿意友爱互助。”
一次,某位船员家属身患重疾,但怕影响船员的情绪,自己默默住院治疗。吴媚娟知道后,立即去往医院探望,了解病况发展,及时向船员公司反馈,公司立刻安排该船员在巴拿马下船休假。“当时休假在汉的几位船员和家属们分别前往医院探望,哪怕有些与患病船员家属并不太相熟,也纷纷自愿募捐,表达心意。”吴媚娟告诉记者,那一次,她深深感受到海嫂联络站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与关爱。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修水管、换灯泡、临时接送孩子、帮忙送老人入院……没有丈夫依靠的日子里,海嫂们相互依靠,分担压力,亲如家人。
在南通,李晓蕾所在的海嫂联络站更把这份特别的爱延伸开来。她介绍,江苏南通地区家属站成立于2012年。2018年,中远海运船员公司所属上海分公司,在位于江苏南通的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了公休船员党支部、海嫂工作站、金牌船长工作室、金牌轮机长工作室“两站两室”合作项目,在学校崇海楼开辟了定点活动场所。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公休船员党支部“红色战斗堡垒”与海嫂联络站“蓝色温馨港湾”联建共建的党建创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船舶岸基互通、船员海嫂互助”的共建机制,把海嫂联络站建成船员在船安心工作的“稳定器”、和谐温馨“大后方”。
在公司的组织安排下,船员和家属多次开展以‘共筑红色战斗堡垒,共建蓝色温馨港湾’为主题的活动。“我们配合航校老师带领学生走进船员家中,让学生们了解船员的家庭生活状况,加深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学生们也愿意充当小老师,在线上为船员家庭的孩子答疑解惑,帮助海嫂们解决教育难题。”李晓蕾介绍。
据介绍,从1983年集团建立第一批家属站起,到2017年底,中远海运船员公司织就的海嫂联络站服务网络已覆盖辽宁、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市。2020年7月,公司整合海嫂联络站,新设6个片区总站、49个地区总站。各分公司直线管理下的海嫂联络站总数达265个,服务船员家庭总户数近2万户。
一个个海嫂联络站,一户户船员家庭,托起了万千海洋强国梦,站在新时代的浪头,海嫂们绽放自己的芳华,也用无私与宽阔为大海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