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9月21日 星期

盐城港向海向绿逐未来


□ 全媒记者 唐益志 通讯员 吴昊

9月9日,盐城港至武汉航线正式开通,标志着盐城港集装箱航线延伸至长江中游城市;9月17日,盐城港首条远洋航线开航,进一步提升了盐城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盐城港集团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放大海河联运一体化优势,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找准定位,加快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海河联运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盐城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盐城港围绕“海上联结南北、内陆贯通东西、向海融入中日韩”双循环新格局构建要求,加大航线开辟力度,截至目前,已形成26条航线的对外开放格局,沪盐专线实现每周9班,日本航线完成试航。

上半年,盐城港港口公司货物吞吐量超4300万吨,同比增长45%;营收37517万元,占年度指标的51.14%,圆满完成生产经营“双过半”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盐城港保税物流中心持续发力,捷报频传,1—5月保税区内进出口货值达1.03亿美元,实现近三年来首次货值破亿。同时,新增铬铁、风电设备、卡纸等货种,其中铬铁货种成为客户在华东地区的分拨集散中心。

今年,盐城港跨境电商园建设项目正式获批,盐城港保税物流中心仓储(二期)项目获批立项。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带来400万吨货物吞吐量,12亿美元进出口货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将进一步强化保税中心金融、物流、仓储、贸易及简单加工等功能。

绿色转型

打造低碳生态港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盐城港致力于生态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港口建设,走出了一条港口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发展新能源,优化港口能源结构。盐城港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电能、太阳能、LNG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究、应用,加快淘汰老旧、高排放港口大型作业机械和传统柴油动力集卡,持续推进皮带机、龙门吊等港机设备改造,大幅提升了港口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大丰港区26台门座式起重机和18条带式输送机变频节能技术使用率达100%,除皮带机外的39套大型机械中,采用势能回收技术的达59%,同时在港区大力推广LNG车辆,并配套建设有2座LNG加气站。

盐城港集团各海港目前已拥有20套岸电系统,后期将投入更多。岸电技术的应用,可使船舶靠港期间的碳排量减少40%至70%,大幅消除船舶靠泊产生的大气污染,为改善港区生态环境提供重要支撑。

大丰港区自动化集装箱项目现场建设如火如荼。该工程围绕港口装卸生产核心业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可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一体化、服务便利化”。

为有效降低港口作业过程中的污染,盐城港集团各港区建有粉尘检测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堆场喷淋系统、门机作业雾炮系统、料斗喷淋系统、雾炮车等环境保护设备设施系统,在保障港区生产运营的同时,保护港区生态环境。

打通航道

直通黄海畅行无阻

7月30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淮河入海水道将满足Ⅱ级航道通航要求,成为长江以北东向入海的全新快速通道,实现淮河流域27万平方公里内河航道网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2000吨级船舶直通黄海,畅行无阻。到那时,上游地区货物可直接通过淮河从盐城港滨海港区出海,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可让盐城境内内河航运与淮河上游航运形成无缝对接,并同通榆河、大运河等水系航道形成互通,进一步打通淮河入海的双向通道,为“盐城货”通达全国主要港口、加强盐城港货物集聚效应打下基础。此外,还畅通了面向淮河中上游地区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快沿线地区的商品流通,届时安徽、河南的煤炭等大宗能源货物可通过入海水道直接出海,大大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

作为盐城向海东进的排头兵,如何用好即将到来的航运优势?今年上半年,盐城港集团组织超百人规模的12路“战队”,对淮河流域规上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逐一拜访,深入安徽、河南调研市场、广揽货源。该集团将坚持“一盘棋”理念,整体规划、系统运行,推动协调联动、加强战略合作,通过航道“金腰带”实现真正海河联运,助推淮河流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