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2月7日 星期

辽宁海事:为民服务“晓民意” 以民为本“通民心”


□ 全媒记者 臧永亮 张烨

“这里的海事工作人员都非常有礼貌,能换位思考,体谅我们的难处,对于大家提出的合理意见也都会采纳,现场办理业务还会给我们一杯‘民心通’咖啡,也是很用心了。”12月1日,一名来到辽宁海事政务中心办理业务的船员老李为海事人员的服务点赞。

“携手最畅口岸,并肩亲清港湾。”一直以来,辽宁海事局聚焦“民意”和“服务”,通过文化品牌的创建,使“以民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厚植于心。不断深化“放管服”,为民办实事,提高海事服务水平,持续便民利民、维护相对人权益,积极服务航运经济。让政务服务“知民意”“通民心”,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创新发展 政务服务“民心通”

“我们的政务服务就是要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新要求,第一时间创新解决,再第一时间转化为长效制度。”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谷雨说。

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坚持创新发展,打造海事系统首个专注政务服务领域的文化品牌——“民心通”,建成了系统内首个“民心通·刘岩”海事政务服务创新工作室,承担着引领辽宁辖区乃至全国海事系统政务服务发展导向、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任。在创新性推进政务服务方面,建立了“同理共情式”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造有温度的海事“四化”政务铁军。

“为促进‘群众满意度’评价具体化、标准化,辽宁海事局在系统内首次引入了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的Rater指数,从规范度、信赖度、有形度、同理度、专业度和反应度等六方面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评价,结合政务服务特点,编制了国内第一个《海事政务服务质量标准》。”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业务科科长焦洪岭说。

在实践过程中,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率先推出《政务办理轻度失信行为记录制度》,对政务办理失信行为进行精准细分。“我很赞成中心推出的‘轻度失信行为信用管理办法’,让守法守规矩的办事者觉得公道、公正,心里舒坦。”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业务科副科长孙雅莉说。

此外,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开创了“六预”海事政务事前服务机制,开设“民心通”疑难杂事助办窗口,创新开展船舶登记“四证并联”办理。以党建为统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支撑,建成党性、心性、规范性以及廉洁性“四建合一”的政务服务窗口。

据了解,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年均开展电话咨询等政务服务近13000次;每5天解决1条来自群众的求助申请;海员证的审批时限压减到1个工作日,辖区4万余名船员从中受益;创新开展船舶登记“国际国内互转”以及“四证并联”办理等疑难业务,为企业节省资金300余万元。

“民心通”品牌获评了大连市口岸通关服务优秀品牌、“十佳服务窗口”等荣誉,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被评为了海事系统唯一的“三基”试点示范窗口单位,今年又被评为第四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

便民利民 践行“民心即我心”

“是政务人员的暖心给了企业战胜疫情的信心!谨以此信向贵局表达我司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今年5月20日,丹东海运公司在信中向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致谢。

据了解,5月17日,丹东海运公司管理的一艘船舶在国外港口接受审核时发现,该轮国籍证书中登记的相关信息与法定证书中的信息不一致,被开列缺陷要求纠正。企业立即向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进行了报告并请求帮助。

在接到报告之后,工作人员主动对接,了解到船舶在国外港口面临滞留的风险,船滞留一天就要损失上万美金。政务中心张霖和刘岩紧急前往档案室调取了该船最初登记所递交的原始资料进行验证、找出缺陷原因,并积极指导企业进行证书信息修正的办理程序,耐心细致解答企业提出的疑问和纠正所递交材料的不规范之处。

由于企业受防疫政策影响而全员居家办公,为不影响船舶正常运营,焦洪岭便电话指导企业编制证书修正申请相关事项。经综合研判企业的信用等状况,最终决定允许企业在提交承诺的情况下,先办理船舶证书。第二天一大早,焦洪岭和同事就飞奔到单位给企业办理了新版船舶证书,并将新证书交给企业驻大连工作人员。企业立即将证书扫描件发至船舶,完成了审核缺陷的纠正工作,使得船舶按计划顺利开航。

“一般船舶国籍证书的核发工作,正常需要七个工作日,可是辽宁海事局政务中心急民之所急,在48小时之内就处理妥当,真是万分感谢。”丹东海运公司工作人员说。

焦洪岭说,“‘民心通’就是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每当我与群众的‘急难愁盼’产生强烈共情时,都感觉自己和群众的心是相通的,我从中也感觉到了责任、担当和不竭动力。”

“海安薇服” 聚焦“危货”解难题

“海安薇服”是辽宁海事局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建设的文化品牌,组建“罗薇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实现服务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和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今年“海安薇服”被评为第四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

“海安薇服”文化品牌以“服务中国企业,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为品牌理念,对内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开展技术鉴定和咨询服务,为我国水路危险货物运输提供技术保障;对外通过修订国际运输规则,从源头解决企业“卡脖子”运输难题,服务中国航运事业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疫情以来,以“海底捞”为代表的自热火锅成为消费者宠儿,更带动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2020年,大连货运代理企业领航国际成功承揽“海底捞”出口业务。正当企业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遇到了出口运输难题。作为自热火锅重要配件的发热包,属于危险物品,有明确的国际运输规则。但组装好的自热火锅作为新货种如何运输却没有成文规定。只能以单品的形式出口到国外,然后在国外进行二次组装再进行终端销售,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得知企业诉求后,研究中心立即对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剂量的加热包进行上百次实验,最终在今年出具鉴定报告明确了自热方便食品的安全运输条件,并帮助企业制定了从港口货柜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站式”物流方案。

“海安薇服”以十几年如一日的专注,积极探索运输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不断创新危险货物海运管理新模式。

服务专业 安全管理“信息化”

据了解,干纸浆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干纸浆需求国和进口国。然而,近年来,我国干纸浆运输船发生多起火灾等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为破解这一困难,研究中心着手运输规则的制定,最终形成《船舶载运干纸浆安全技术要求》。这项标准的制定对进一步规范干纸浆船舶的建造和货物的装载,降低纸浆火灾事故的风险,科学应对后续事故处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4月13日,《船舶载运干纸浆安全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这是由辽宁海事局编写完成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它规范了干纸浆船舶的安全操作,降低了火灾等安全风险。

除此之外,研究中心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船载危险货物属性数据查询服务,为指导危险货物运输和海事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中心搜集整理了我国常见的各类船载危险货物的理化性质和运输条件数据,并通过电子化的形式,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载危险货物属性查询平台”,免费为航运企业提供相关危险货物性质和运输条件的在线查询服务。

该平台是我国首个船载危险货物运输条件查询平台,目前已收录5600余种危险货物,能够为用户提供电脑和手机等多种查询渠道。平台链接目前已被交通运输部网站收录,并为指导危险货物运输和海事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究中心还解决了我国大型锂电池柜式储能系统出口的难题。他们在深入梳理货物性质的基础上,根据生产企业的货物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运输条件,保障国内数家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顺利出运货物,为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外扫除障碍。

此外,该中心还通过开通专业化的技术咨询服务热线,免费为货物生产单位、港航企业和执法机构提供货物危险性鉴定和咨询服务。并在“辽宁海事”微信公众号开设“海安薇服”专栏,聚焦国际和国内船载危险货物安全运输,定期在栏目下解读相关国际公约规则、国内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帮助全行业及时了解国际和国内行业动态以及相关热点难点。

“人民至上,民心所向。”辽宁海事人将以持续的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群众的各类新问题、新需求“点亮第一盏灯、搭起第一座桥”,努力服务于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以行动诠释“开路先锋”的新时代交通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