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陈珺
长江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承担了沿江地区发展所需的80%以上铁矿、电煤运输,以及90%的外贸集装箱运输,对推动沿江经济产业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内陆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长江航运作为长江经济带高效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最佳载体,协同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5月17日上午,长江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孙鹏、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明、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和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文元桥做客中国水运报社“共话长江·高质量发展大家谈”直播间,围绕深入推动长江航运协同发展展开了一次“头脑风暴”,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统筹处理好长江航运全链条全要素,实现协同高效发展
“所谓‘协同’,即可理解为同心协力、互相配合,而‘协同发展’就是要长江航运‘全链条’的每个环节、不同的发展主体,以及各个系统、各种要素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发展过程中协作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力,达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效果。”
孙鹏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就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运输是长江航运的本质属性,长江航运的高质量贯穿于长江航运全链条全要素的高质量,基于船、港、航的协同配合,港、产、城的协同配合,江、海、陆的协同配合,以及干支流的协同配合。
“长江干线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已超过35亿吨,可见长江航运参与腹地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度、广度均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李明看来,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起点的发展新阶段,必须统筹处理好干支流、船港航、港产城、江海陆等关系,实现协同高效发展,加快形成健康稳定的航运市场。
当前,长江航运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根本遵循,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设施装备升级、夯实安全基础、提高服务品质、提升治理能力。
“可以看出,整个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协同发展的原则,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更加注重稳市场各项工作,稳住发展基本盘,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逐步优化市场结构和运输组织方式,推动形成‘干支联动、干线牵引’‘上下联动、下游龙头’的协同发展格局。”李明说。
传统的航运以船舶和物流为主,但现代的航运业已经发展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行业,涉及船舶、交通、物流、安全、管理、能源、动力、信息、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为此,文元桥提出,要推进长江航运的高质量发展,从科技的角度,就要求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合作。
“做好与‘泛周边’对标对接”
——立足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内部联动和外部协调
近年来,长江航运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百花齐放的可观成果。
“我们特别注重延链强链工程,在自有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聚合科研院所、社会公司等多方智慧,自主研发出基于AIS的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原型机。目前,长江干线已有15000余艘社会船舶在使用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孙鹏说。
除了开发北斗智能船载终端陆续投放长江航运市场,长江通信管理局敢于打破“行政主体”“业务范围”的思维局限和路径依赖,打好“大数据”这张牌——
充分整合北斗、雷达等数据优势,与芜湖市政府一道,代建代维代管了长江干线首个长江大保护全要素、一体化的“智慧长江平台”,为长江大保护有效治理提供了芜湖经验;
主动与湖北移动加强合作,完成了5G专网在长江干线湖北段943.6公里水域的连续覆盖;
加强与湖北省气象局联系,成立气象服务工作专班,保证重要气象信息即收即录,即制即发,同时积极推动合作平台共建、优势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长江航运安全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广泛性;
……
“我们积极做好与‘泛周边’对标对接、开发共享、协同共进,实现‘1+1>2’的倍增,探索出了一条‘和而不同’的高质量协同发展之路。”孙鹏表示。
作为长江航运的科研支撑保障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以船舶航行更加安全便捷、航道尺度更加优良稳定、数据服务更加智慧高效、基础设施更加绿色生态为协同发展研发方向,力争为“畅安优智美”新航道建设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李明介绍道,在航道整治方面,推进了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以及其他十多个重点浅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的顺利建成,促进长江中下游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在绿色环保方面,倡导生态航道建设,从“水、滩、岸”对航道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生态革新;在智能航运方面,研发了航道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全生命周期BIM平台,新开工整治工程BIM应用率达100%;
在精细养护方面,建立了航道维护疏浚参数、建筑物损毁机理、维护尺度预测系统及维护对策等,有力保障了长江航道行轮走得好、走得畅。
“向创新要动力”
——全面提升协同发展的能级与效能,促进长江航运跨越式发展
随着新一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将在长江航运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发长江航运发展活力、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从当前航运技术发展的角度,为实现长江航运绿色、智能、安全发展,可以向创新要动力,考虑从国家科技战略的角度,构建长江绿色与智能航运集成攻关大平台。”文元桥表示。
他介绍道,平台可重点围绕船舶高性能储供能、高效率全电推进、高可靠智能管控技术等方向,重点研究船用新型高效储能材料、先进绿色推进理论等基础科学问题,解决船舶先进储供能技术、低碳/零碳燃料动力技术、船舶智能网联控制技术、内河船舶自主航行技术、运行状态全时全域感知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船用大功率燃料电池、船用高密度储能装备、高能效电力推进装备、内河船舶智能控制装备、运行状态敏捷感知装备,实现长江干线船舶氢燃料电池技术、LNG混合动力技术、大功率电力推进技术、船舶智能控制技术、船舶智能监测运维技术的全面突破。
除了构建内河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推进产品服务也将助力长江航运协同发展。
据悉,长江通信管理局将进一步深化与行业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继续寻找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闯出主动协同治理新方法,全面提升协同发展的能级与效能。具体来说,加快构建以北斗为引领的智慧航运体系,加快5G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更多内河航运通信信息化部颁标准落地,形成技术先进、内容丰富、安全可靠的智能航运服务“仓库”,为长江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支撑。
“智慧方面,我们将持续提升航道大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助力航道信息精准预测、及时发布;深入推进智能航运先导示范项目,开发形成智慧助航技术。”李明说。
协同发展,久久为功。面向未来,长江航运将坚持“145”总体思路不动摇,明确“131”智慧长江建设路径,以协同发展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