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5月26日 星期
悦见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 张西武

如果要评选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人,苏轼堪称第一人选。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才华横溢,诗、文、词、书、画俱已登峰造极。写诗,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写词,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方面,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欧阳修并称欧苏;书画方面,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这样一位全才巨匠,理应平步青云,仕途顺畅,然而,苏轼的一生却坎坷重重,仕途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因诗文而名闻天下,也因诗文而招致祸端。他嫉恶如仇,大胆直言,屡屡遭到诬陷迫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130天,自此一生颠沛流离,直至晚年被贬儋州,大赦返回中原的途中病故。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留下的最后一首诗作。他艺术上的成就和毕生的功业,竟然在被贬最艰难困苦的三个地方。生活越艰辛,文学境界就越高。困顿的苏轼敞开胸怀,变得更豁达、超脱。在黄州,苏轼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他乐观面对苦难,发明了六十多种美食,乃至后世即使不识字的妇孺孩童都能从东坡肉、东坡豆腐等美食中熟识了苏东坡这位美食家、大文豪,并成为他的忠实崇拜者。所以,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在惠州,他修建桥梁,指导农事;虽然穷困潦倒,他却苦中作乐,自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他办学堂、兴学风、推中医。苏轼身处贬谪之地,有职无权,却心忧天下,心系百姓,耕田写诗、兴修水利、赈济灾民、为民请命……每到一地,苏轼总能造福一方。

苏轼不断在升迁、贬谪中颠簸。林语堂先生赞叹:“他一直卷在政治旋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

苏轼之才,我们只能仰望而无法达成,正如我们无法修炼成李白的崇高、杜甫的伟大,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学李白的豪放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那么我们从苏轼身上能学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学习他伟大的人格精神,学习他无论遭遇怎样的人生境遇,都能苦中作乐、不屈不挠、坚毅前行。

如果你的仕途之路举步维艰,如果你的职场生涯坎坷不平,如果你的生活一地鸡毛,如果你的人生正陷入低谷……不妨读一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旷达、乐观足以抵挡千万种人生磨难,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苏轼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让他的诗文总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力量,令人的精神为之振奋,这是苏轼的为文之乐,也是中国文学的幸事。

让我们打开这本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苏东坡传》,跟随林语堂先生笔下的文字一起走近苏东坡这位旷古奇才,去感受他留给我们的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感受那永不凋零的人格精神和浩然正气。从此,不再惧怕任何挫折与苦难,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管它凄风苦雨还是艳阳晴空,我们都一样从容面对,过好这一生。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