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陈珺
11月19日,国家物流枢纽发展论坛在无锡举办。现场,无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揭牌亮相,中国钢铁第四方生产要素平台建设、海铁联运前置空箱疏运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交通物流是经济循环流转的重要纽带,是产业关联畅通的基础支持。论坛与会者围绕“聚焦产业融合 提升枢纽能级”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共谋发展,探索新发展格局下枢纽经济发展的“无锡路径”。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临近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享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美誉,是“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
在交通网络方面,无锡市拥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这些交通线路不仅连接了无锡市与周边城市,还为其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宁杭高铁、新长铁路、京沪高速、长深高速、沪蓉高速等穿境而过,无锡港是国家二类口岸,无锡内河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国家物流枢纽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贺登才表示,无锡产业集聚度高,交通条件基础条件好,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都是四通八达,政策环境也好,所以能作为生产服务型的一个国家物流枢纽。
据悉,今年获批的无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毗邻江苏省惠山高新区、惠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制造业集聚区,包含无锡西站物流园、石塘湾铁水联运物流园两大片区,拥有连接京沪铁路、新长铁路的铁路专用线,高效快捷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以及通江达海的区域中转枢纽港,公铁水联运无缝衔接。
聚焦打造核心枢纽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李君良在论坛上表示,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着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突出作用。希望无锡以此为契机,聚焦能级提升、推动一体互联,服务先进制造、深化融合互促,推进数智转型、加快创新升级,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物流枢纽的智慧化改造、专业化运营、绿色化升级,奋力打造枢纽创新发展新标杆。
据介绍,作为国家级建设项目的无锡枢纽位于惠山高新区(筹)(洛社镇),占地面积约3.44平方公里,包含两个具有互补性的片区,即西站物流园和石塘湾铁水联运物流园,以西站物流园为核心载体,联动石塘湾铁水联运物流园,按照“一园两区”布局建设,通过加快存量提升、增量补缺、现代化转型,力争将无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公铁水联运枢纽、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供应链核心枢纽、华东地区大宗生产资料物流与贸易枢纽。
开拓多方市场合作
近年来,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无锡市委市政府推进“双联双提”工程决策部署,用满满的诚意、优质的服务敲开央企大门、摸清市场脉络,广聚情谊、广争资源、广拓市场,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发展,为无锡打造交通枢纽名城和开放强市提供强大支撑。
11月14日,中铁特货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芝一行受邀对无锡西站物流园区发展铁路特种运输工作开展调研。无锡西站物流园区成立于2007年6月,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公铁水多式联运基地、钢铁供应链基地和区域分拨配送基地。
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俞刚介绍,今年以来,乘着发展的“东风”,无锡连续首发笼车内外贸班列,打通了“公转铁”“国际班列”的物流新通道,搭上了走出江苏、走向世界的“直通车”,也加深了与央企国企、头部企业的合作与友谊。
“无锡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群、要素集聚,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思想碰撞和深度合作,聚焦‘枢纽名城’、攻坚‘双联双提’,围绕铁路货运提前布局、发挥优势、赢得先机,支持无锡打造长三角商品车集散中心。”俞刚表示。
据了解,下阶段,惠山区将全力抢抓国家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的宝贵机遇,聚焦“枢纽+通道”构建海内外物流矩阵,聚焦“枢纽+平台”打造智慧物流高地,聚焦“枢纽+供应链”建立完备物流网络,聚焦“枢纽+产业”推动“枢纽流量”加快转化为“经济增量”,通过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保障,加快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为无锡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