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任佳丽 通讯员 问皓 马晓琳 谷通 张浩
水上安全无小事,须臾片刻不可松。2023年12月,天津海事局水上交通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专项行动正式收官。自2023年5月1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天津海事局筑牢主角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全面动员部署,聚焦重点领域,严格精准执法,强化督导检查,为精准防控风险、精准消除隐患打下了坚实基础。
动员部署有高度
科学谋划部署、有效协调各方、层层传导责任,让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有了新高度。
“三导向六原则”搭建专项行动实施框架。天津海事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企业主责、属地负责、分级管理、动态管控、依法实施、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统筹推进,狠抓责任落实。
明确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任务清单,举全局之力齐抓共进。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是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后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天津海事局高度重视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结合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天津市专项行动方案,制定印发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四个方面14项工作任务,召开了动员部署会,成立了领导小组与工作专班。完善了专项行动会议、信息报送、宣传报道三项制度,明确了“周碰头、月通报、季会商”三级沟通机制。局属各分支海事局召开了动员部署会,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切实以项目化推进、以清单化落实专项行动各项工作。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人才培养成为专项行动中关键一环。
天津海事局注重提升一线执法人员安全监管能力,在各业务领域开展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局监管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海上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水上客运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等,以安全十大公理和安全生产十大法则为机制依据,以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研究为事实佐证,从深层次阐述了海事部门安全管理主要职责和海事执法人员的监管责任。提升了执法人员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了执法人员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
精准执法有力度
精准执法不仅是水上交通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的关键步骤,更是核心要义。天津海事局聚焦水上涉客运输安全治理、船舶污染防治攻坚和载运危险货物安全治理、商渔船防碰撞安全治理、三无船舶游艇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执法。
2023年7月19日,东疆海事局北塘海巡执法大队3名执法人员登上巡逻艇开始海上巡航。17时57分,船舷两侧和船舱里的游客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为了保障船上游客的安全,避免引起慌乱,执法人员就船头、船尾、船身三个部分清点人数。经过两遍合计,发现超载7人。”东疆海事局综合业务处刘兵介绍。
这是天津海事局强化涉客运输船舶的安全监管的真实剪影。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天津海事局密切关注船舶通航情况,全力做好海河渡船、北塘旅游船、马棚口游览艇等水上涉客船舶安全监管。针对暑期旅游客船出航频次和游客数量增多的现状,采取突击检查、暗察暗访、交叉检查等措施,对所有旅游客船开展两轮全覆盖的安全检查,查处1起旅游客船超员载客重大事故隐患,对涉事企业和船长共计罚款4.1万元,并将情况通报至属地政府和其他监管部门。
危险货物的谎报瞒报一直是海事、港口、海关等多个部门的监管难点,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安全隐患。多年来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屡禁不止,由此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
基于此,天津海事局成立了一支专业的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女子团队——“津港紫薇花”团队。团队全面加强小型供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管理,严厉打击在申报和报告中欺骗、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行为,坚决打击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不申报、不报告行为。对散装液体化学品船舶开展人员防护设备集中检查,通过对船员现场操作情况检查,检验设备系统是否处于良好可用的状态,确保船员能够熟练操作。“我们加强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现场监督检查,现场检查率达30.5%。2023年共查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案件35起,处罚金额121.21万元,其中谎报瞒报案件23起,处罚金额118.4万元。”团队负责人贾蕊介绍。
“抢过大船头,三年不用愁”虽承载着渔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但也为商渔船海上航行埋下了安全隐患。“船上导助航设备会不会操作?”“您了解渔船的航行习惯吗?”“商船不给您让路怎么办?”商渔船长“面对面”活动中南疆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窦洪双问道。
记者了解到,天津海事局联合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制定2023年“商渔共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共治重点清单。联合渔政、地方街道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商渔船长“面对面”“互登互学”活动。强化重点水域联合巡查,加强“黑色四小时”、傍晚落日时分等重点时间段的监管。2023年以来,共开展联合宣教80次,商渔船船长“面对面”“互登互学”14次,培训船员2000余人次,排查船舶200余艘次,驱离非法靠泊、违规航行渔船60余艘。
游艇海上休闲娱乐活动作为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游艇登记数量也在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也在逐步凸显,对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023年11月21日,大沽口海事局执法人员对辖区游艇非法停靠点进行多次摸排时发现南疆大桥下游存在一处游艇非法停靠点。“我们立即与滨海新区政法委海防办沟通联络,开展多家单位联合行动,成功清理3段浮桥,共计22米;驱离游艇11艘次,有力打击了游艇非法停靠行为。”大沽口海事局高沙岭海巡执法大队队长杨天华说。
据悉,天津海事建立游艇“黑白”名单台账,实施分类管理。严把游艇登记关,严格落实游艇登记前核查机制。2023年以来,共开展联合行动22次,5艘违规游艇被依法查处并吊装上岸,查扣“三无”船4艘,并集中存放。拆除非法码头1处,清理游艇非法停靠点1处。
惠企利民有温度
精准执法是手段,惠企利民是目标。天津海事局通过专项行动系列举措,把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关,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专项行动期间将会重点排查哪些重大隐患?相关企业应该注意什么?翻开《天津海事局水上交通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专项行动明白纸》(简称“明白纸”),上述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
“‘明白纸’主要面向航运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等几个方面进行安全宣贯,督促企业及其责任人员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和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天津海事局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工作专班问皓介绍。
“相较于以往传统的传达部署方式,‘明白纸’一问一答的宣传形式更加简单明了,能够让我们迅速清晰地了解活动时间、内容及需要落实的安全措施,有助于航运企业迅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天津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收到新港海事局执法人员的“明白纸”后表示。
“津港紫薇花”团队设计开发了基于气相色德力质谱联用技术的集装箱非侵入式查验设备,该设备可以实现在通风孔处采集气体样品后,用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气样进行定性分析,并与危险货物数据库进行比对,快速锁定危险货物,从而达到不开箱快速确定货物性质,特别是含有可挥发性有机物危险货物的目的。“设备建成后,因查验不需要进行开箱操作,可以省去货物退关和提离码头的时间,为货主节约大量滞期成本。”贾蕊介绍。
此外,天津海事局针对秋冬季火灾易发多发期,主动研判本领域火灾风险,部署开展了船舶港内明火作业专项检查,编制了《天津海事局船舶港内明火作业检查指南》,提升执法人员监管能力和水平,制作了《天津辖区船舶港内明火作业安全操作指导片》,选取近几年同期典型火灾事故形成《火灾事故警示案例》,帮助企业吸取事故教训,扎实做好事故预防。针对明火作业备案的1182艘船舶,开展现场核查306艘次,覆盖率达25.9%,共排查发现问题隐患57件次,其中备案申请不规范34件次,作业现场发现问题隐患23件次,全部督促完成整改,有效防范化解了船舶港内明火作业安全风险。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自2023年5月1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天津海事局共排查事故隐患3404项,督促整改3404项,整改率100%。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一般事故隐患3403项;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3家,公布典型执法案例5个,约谈通报有关地区及部门2次,有力保障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