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船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月17日 星期

(船市观察)从一船难求到制造主力

LNG动力7000车位汽车滚装船。 本报资料室供图

□ 全媒记者 马榕蔚

近日,中集来福士为航运公司Zodiac Maritime建造的首艘7000车位汽车运输船“BYD EXPLORER NO.1”号在龙口基地交付离港。

值得注意的是,该船也是首艘由国内船厂建造、专门用于国产汽车出口的汽车运输船,标志着“国车自运”时代的开启。其交付进一步夯实了我国船企在汽车运输船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车企产能出海开辟新的道路。

“不缺船,但缺汽车运输船”

汽车运输船(PCTC)是专门为运输汽车而设计的船舶,载货车辆直接通过连接码头和船舶的跳板“开上开下”,简化了港口的装卸过程,因此全球海上汽车贸易通常都通过汽车运输船来运输。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从108万辆翻倍至201万辆,汽车出口激增叠加新船交付的滞后性,一时间导致我国汽车运输船市场面临运力短缺的问题。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高,和普通燃油车相比,电车重量更大,对海运吨位的运输需求更高。同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491万辆,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中国的汽车跨洋运力和汽车出口能力是严重不匹配的。在这一领域,中国船东公司或物流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某船厂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从整体船队规模来看,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在汽车运输船的规模上还存在明显短板。2023年7月,中国船东所持有的船队规模达到2.492亿总吨,让中国首次超越希腊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但克拉克森分析员表示,“当前中国汽车运输船已运营运力为39船共计11.5万车位,仅占全球船队规模的2.8%。”

据克拉克森研究统计,从2020年8月到2023年11月底,一艘6500标准车位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的租金已经从1万美元/天飙升至11.5万美元/天,涨幅逾10倍。

国产汽车强势出海,再加上高昂的租金,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汽车运输船的市场需求。然而造船是需要时间的,新增订单难以迅速形成运力。

新船建造“快马加鞭”

国产汽车强势出海,汽车运输船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镜头转向造船企业——在中国船舶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船坞中加紧赶制汽车运输船。2023年以来,高桥造船承接了多型PCTC订单,目前PCTC手持订单数量达16艘,同时也在加快推进相关项目的前期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的详细策划等工作。

2023年4月17日,威海金陵为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公司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建造的首艘7000车位双燃料汽车运输船“CMA CGM INDIANAPOLIS”开工,同年12月20日,该船交付。记者获悉,此次交付时间提前102天。

2023年11月6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承接的比亚迪7000车双燃料动力PCTC项目1号船在广州南沙开工。截至目前,广船国际手持PCTC订单高达29艘,稳居全球第一位,且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

2023年12月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在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正式接获12+8艘全球最大10800车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PCTC建造订单。这不仅是全球最大单笔PCTC新船订单,也是全球范围内历史上首次突破10000车位的PCTC新造船项目,在世界PCTC船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4年1月8日,克拉克森发布的研报指出,得益于汽车运输船市场屡创新高,船东继续推进船队更新及扩张计划,2023年汽车运输船新签订单持续快速增长。继2021及2022年签订共计115艘、合85万标准车位订单之后,2023年新签订单达到了80艘、合67万标准车位。相比之下,2016—2020年年均订单数量仅为4艘。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船厂已经拿下了全球绝大部分新增汽车运输船订单。

中国船企占据主导地位

迈入2024年,中国船厂手握的大型汽车运输船订单有望陆续实现交付,从而缓解“一船难求”局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这轮“缺船潮”中,中国船厂也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主力军,拿下了全球绝大部分新增汽车运输船订单。

“目前来看,中国的汽车运输船制造和设计能力都已完全跟上来了,这是汽车运输船需求增长明显,而主要订单都落在国内的重要原因。”中集来福士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运输船的车辆甲板、消防、通风等配置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像消防系统和通风系统,按照传统汽车运输船配置,如果船上出现意外失火等情况,是很难有效灭火的,但新建造的汽车运输船都会充分考虑这些要求。”

此外,传统的汽车运输船大多只烧柴油,而目前新增的汽车运输船订单都是低排放、双燃料或多燃料配置。而中国作为全球船舶建造大国,在LNG双燃料动力船、甲醇双燃料动力船、氨双燃料动力船以及油电混合动力船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威海金陵交付EPS-70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首制船为例,该船的动力系统就秉持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采用高压双燃料系统,配备两个2000立方米LNG储气罐、轴带发电机及锂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并采用光伏系统等多项环保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排放标准要求,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高效的优势。因此,以威海金陵为代表的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更加满足了船东对于船舶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

此外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和技术攻关,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简称“上船院”)目前已形成从小型、中型、大型到超大型PCTC系列船型全覆盖,为全球造船和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23年年初至今,上船院已生效PCTC设计订单达36艘,全球及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50%。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运输船产业已实现设计的赶超、制造的赶超,未来实现运力赶超前景乐观。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