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船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4月17日 星期
(船企风云)广东中远海运重工
修船业务开局有力起势良好

俯拍船舶修理现场。 梁淑婷 摄

□ 通讯员 郭煜宏

一季度,广东中远海运重工修理改装完工开航船舶64艘,比2023年多6艘,完工船产值同比增长35.5%,单船平均产值同比2023年同期再提升。其中,1月刷新元月开航和完工产值最高纪录,完工开航艘数达到25艘。修理改装一季度完工船舶产值和艘数达到了历史最高。

产品结构加快优化

在重工经营中心的支持下,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在修船订单承接等各项经营工作方面奋发有为,成功中标海工、半潜、脱硫、拖轮生活区改造等多类型修理改装项目,并得到订单持续补充,订单项目呈现量类齐升的良好局面。

3月,丰富的各类型船已占据了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各修船码头,同期在厂修理船舶平均每天达到25艘,码头和船坞资源基本实现饱和运转。

在厂修理船舶项目类别丰富,重点工程类别超过6类,工程均已铺开,包括钢板换新量超2000吨的“雅典之星”、集装箱船“实明”“创明”姊妹船等脱硫改装、平台供应船“宋卡”生活区上建全面换新、半潜船“祥和口”轮和“祥泰口”轮支墩滑道改装、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冠军”轮修理改装、VLGC双燃料改装项目“天秤”和“天蝎”。

其中,VLGC双燃料改装项目一季度以来持续推进,双罐已顺利吊装完成,朝着按期收官的目标任务奋力推进。

大工程占比逐步提高

继2024年的开门红后,广东中远海运重工修船业务钢结构工程订单量再创新高,上半年预计超过8000吨,相比往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3月至4月期间,将达到钢结构工程集中高峰期,钢结构施工量接近4000—5000吨。

随着各项目的相继开工,船体工程生产节奏加快,负荷达到饱和状态。特别是及早完成了“雅典之星”轮100余份片体预制图纸,为后续分段预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克服解决了“宋卡”轮高标准技术规格书难题。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发挥修造资源的互补优势,引进制造系统的施工班组进行修船项目分段预制工作,应用外场工件内场制作的高效模式,提升修船系统的生产效率,不仅满足了散装修理项目的人力需求,还加快了分段预制的施工进度。同时,船体车间新增施工班组,大量扩充铁工劳动力,为完成生产高峰任务提供有力保障。钢板切割下料班组实行“两班倒”工作制,确保内场作业连续不断,全力保障外场生产材料供应。

同时,为质效齐抓,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在修船中引入“焊接机器人”等先进智能化设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生产效率加速提升

一季度,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各项工程正在加紧推进,赶工程,抢坞期,保船期。一季度统计显示,单船平均船期比2023年同期减少1.41天。

“潭旸”轮是巴拿马型散货船,急需临时进厂加装一套压载水系统,要求进厂后10日内开航,以满足业务需要。

2022年上半年,“潭旸”轮姊妹船“谭旭”轮在设备、管路、电缆等一系列改装资源较充沛的条件下,用时12个工作日完成了压载水系统改装工程。“潭旸”轮适逢修船生产高峰,广东中远海运重工重新整理工艺流程,梳理出各工程节点要求,从安装到测试达标仅5天,刷新了压载水系统改装周期纪录。

“马尔马拉”轮,船长199米,宽32米,主要修理项目是船壳100%SA2.0全扒除锈,喷涂两度有机硅胶油漆,以及货舱、甲板、舱盖、克令吊和生活区的超高压水除锈油漆作业,合计53680平方米,相当于7.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面对密集的涂装修理工程,广东中远海运重工针对船壳全扒和有机硅胶油漆等关键工程,采用先进机器人除锈设备和技术,精确安排每个施工环节,最终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马尔马拉”轮所有涂装工程,顺利交付船东。

1月中旬至2月初,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最多26艘船同时在厂,各项资源一度比较紧张,修船系统通过连续多日紧张有序拼抢,各项目安全平稳推进,最终实现了在1月19日“盛宁海”“纳斯瑞特”“玉龙岭”3艘船同日开航。

2月初,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集中优势,力保开航船舶。“海洋”轮、“皇后”轮、“新东莞1”轮相继完成收尾工程顺利开航。“猎鹰”轮坞内紧踩节点,最终按期完成船壳水线下1万方的硅胶油漆,为2月4日开航创造条件。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