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程曜乾)9月24日,在常州海事局的精心维护下,一批重达5000多吨的风电设备在常州港新长江码头顺利装船出海,开启远赴德国的深蓝之旅,实现了常州港口岸大型风电设备装运出海“零”突破。
此次装运出海的风电设备共有72根风电塔筒,平均塔筒直径4.65米,长度25米,单根平均重量约70吨,总重量超过5000吨,采用船到船吊装作业。作业期间,对主航道内船舶正常通航产生较大影响,且在双台风不利天气干扰下,项目装运和安全监管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为更好保障此次风电设备顺利出海,常州海事局主动对接企业出口需求,细化定制“一船一策”通航和吊装监管方案,派出精干专班队伍靠前指导吊装作业,实现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保障和安全管控。
一方面,靠前研判解难题。常州海事局科学研判作业期间水文、气象对施工作业的影响程度,详细指导企业、码头、船舶完善通航安全保障方案,细化船对船吊装作业、绑扎系固期间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特别是指导各方有效应对“贝碧嘉”、“普拉桑”双台风的连续影响,全方位保障吊装作业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靠前监管保安全。海事部门发挥职能优势,突出对吊装作业周边水域船舶通航秩序的组织管控;强化作业一线吊装、绑扎系固、明火作业的全过程监管;重点对载运船舶消防设施设备、货舱风雨密闭、关键性机电设备等方面实施监督检查,全过程守护该批设备安全装运出海。
并且,靠前服务提效能。常州海事开辟绿色通道,为吊装作业备案、运输船舶进出口岸提供预约服务、容缺受理等服务举措,从而提高船货周转速度、减少物流等待时间,全流程服务该船快装快运。
近年来,常州海事局坚持以服务区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新兴产业运输降本增效为己任,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积极为全面推动常州港口转型升级,助力常州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实招、谋实效。据统计,今年1—8月,常州港口岸出口设备超35.7万方,同比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