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任佳丽 通讯员 崔乃霞)近日,在北京大运河北关闸至杨洼闸段,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的4名测量员如火如荼地开展北京大运河电子航道图测量工作。
“此次测绘项目自11月26日进驻以来,我们积极开展设备安装调试等工前准备工作,结合项目设计及实地情况合理化安排项目工作进度,预计将于12月末完成测量任务。”天津海事测绘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冬介绍。
北京大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首,贯穿京津冀三地,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于2021年6月实现40.4公里全线旅游通航,目前已实现京冀互联互通,远期还将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如今,游客可以在北运河北京段乘船顺流而下,感受新生态、新文化、水岸经济带来的浓郁烟火气。
当前,随着船舶流量增加、导助航标志建设、航道条件变化等,大运河航运发展对水上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展航道扫测和电子航道图制作等航海保障服务来提升航道管理效能。
为此,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开展了北京段大运河电子航道图测绘工作,并秉持“平安、智慧、绿色、共享”的建设理念,重点以40.4公里北京段大运河通航水域为依托,建设覆盖北京段大运河通航水域及重点游船水域的水运管理信息系统,弥补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水运信息化发展空白。
系统建成后,将极大加强北京大运河的水上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促进水运各部门信息共享、力量互用、依责履职,完善水运行业交通治理手段,进一步控制水路运输各类安全风险,有效降低水路运输事故发生率,保障水路运输交通安全,提高水运行业协同监管和应急处置效率,促进水运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作为具体实施单位,在人员工期安排、技术依据、测量实施和电子航道图制作等方面提供了都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在前期踏勘、实施测绘、海图制作流程均派出技术骨干参与,保障此次项目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