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陈菊琴
“非常感谢海事部门的帮助,让我们4座码头相关手续取得时间较预期提前了半年,给我们投产运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降低了我们生产运营成本。”日前,扬州恒润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将一面锦旗送到扬州海事局表达感谢。
原来,随着该公司扩产,企业原材料转向水路绿色运输,需要新建码头4座,扬州海事了解情况后,主动服务,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获得企业高度点赞。今年以来,扬州海事局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改革举措,提升服务质量水平,融入沿江港航经济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水运江苏”行动计划贡献海事智慧与力量。
主动担当作为 谱写港航经济新篇
“水运江苏”提出,要提升运输船舶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绿色船舶发展,加强高效适用船舶研究应用。扬州海事局作为扬州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挂钩服务单位,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补链强链延链,让扬州造船向新逐绿迈向高端制造。
8月15日,由产业链综合党委牵头组织的扬州市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融通发展专题对接会在扬州海事局举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扬州海事局推动招引新能源船舶配套入扬驻扬,在固化的传统船舶配套产业细分市场中开辟新赛道,抢占新时机,促进扬州新能源船舶产业成为新趋势。同时,扬州海事局积极推动构筑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为船舶修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互江科技等线上供应链公司牵线搭桥,帮助企业突破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传统船舶海工制造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水运江苏”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协同一体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扬州海事局持续推动沿江码头对外开放,助力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扬州海事局会同市商务局、扬州海关、扬州边检等查验单位支持海昌港务码头、新大洋船厂5#舾装码头顺利通过省级、市级验收,同意仪征港务公用码头临时启用延期,进一步加快了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开放码头实现进出口外贸货物37.26万吨,约占总量的7%。
据介绍,该局积极发挥海事水上专业优势,放大扬州作为“江淮门户”的集聚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建设,助推江淮区域港航服务一体化。稳步推进内河游轮项目的建设,加强与市交通局、邗江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组建瓜洲游轮码头建设服务专班,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需求,共同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
厚植为民情怀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6月下旬,上海深华德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上海籍船舶“深××”来到扬州海事局申请办理船舶文书签注业务,扬州海事局“跨域办”专窗立即对其开展一对一现场帮办导办服务,帮助其顺利办结了文书签注业务,此单业务也成为扬州海事局“跨域办”业务的第一单。
“跨域办”是“长三角海事管理机构”着力解决港航企业和船员群众异地办事、就近办事等热点需求所推出的一项政务服务,扬州海事局是首批站点之一。“我们要以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为‘水运江苏’行动计划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扬州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孙媛介绍说,该局着力打造以“远程+自助”不见面审批为主、窗口办理为辅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推动船员服务业务“掌上办、跨域办、无感办”,不断丰富政务便民服务举措,压缩行政审批办结时限超80%,获评2023年度扬州市人民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
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扬州海事局也不断推陈出新。高质量建设运行船员远程考场,累计服务船员1200余人次;打通船员全天候紧急就医生命通道,近三年救助帮扶伤病船员156人次;扎实开展海事劳工条件检查,督促指导船公司持续改善船员生活环境,提高幸福感。
聚力创新服务 助推“新三样”运输更畅
今年10月,扬州市副市长罗雪明对扬州海事服务保障“新三样”出运专报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扬州海事局在服务保障船舶载运“新三样”产品和风电类设备等新能源货物安全畅通方面主动作为,成效显著,希望扬州海事局再接再厉,在全面推进“水运江苏”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扬州海事局聚焦扬州港新能源产业水路运输呈现大幅增长的新业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力服务保障船舶载运“新三样”产品和风电类设备等新能源产业货物安全畅通,助力扬州港打造新能源产业出口高地。开设服务保障新能源货物运输绿色窗口,按照“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延长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服务。推行“新三样”货物出运“一港管理,一程申报,一单到底”运输模式,中转货物在扬州港只需办理一程出港船舶适载申报,大幅缩减办结时间。优化集装箱查验模式,实施监管结果互认,中转港非必要不再开箱查验,实现水路“新三样”货物集装箱运输“一箱到底”保障模式。参与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积极申报“四直”绿色通道服务,实现新能源运输船舶优先进江、优先维护,提高船舶进出港和货物周转效率。
截至目前,扬州海事已保障运输风电设备出口船舶近200艘次、出口风电类设备超750万方。今年1至9月,扬州港“新三样”集装箱水路运输达6381标箱,均为锂电池产品和光伏产品,“新三样”货物吞吐量在江苏沿江港口中位居前列。
下一步,扬州海事局将继续以服务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建设为当前工作的攻坚方向和具体抓手,深化落实系列支持服务保障举措,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书写更高品质的服务“水运江苏”扬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