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张植凡 通讯员 朱远智 林高燕)3月13日,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港珠澳大桥海事局、珠海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签署防范打击港珠澳大桥水域违法行为长效工作机制。
根据该工作机制,各单位将加强对“三无”船舶的打击、非法捕捞及非法通航的监管和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大桥桥梁结构安全、水上通航安全和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生态环境。
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存在部分社会船舶、人员前往桥墩垂钓、铲蚝,进入一级警戒线水域捕捞、穿越非通航孔等违法行为,危害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生态环境,影响大桥桥梁结构安全和海上交通安全。为进一步加大对港珠澳大桥水域违法行为的防范打击力度,经各单位共同商议,联合制定并签署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