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当先锋 做表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27日 星期

扎根一线的海港“女匠”

孙日新在检验设备。

□ 全媒记者 马榕蔚 文/图

孙日新是青岛港大港公司(简称“大港公司”)流机队的一名设备主管。入港13年来,她始终扎根一线的维修岗位,脚踏实地、拼搏进取,是全港为数不多的维修电工和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双料高级技师”,她用智慧和勤奋书写了海港巾帼的靓丽风采。

职场新人蜕变为“岗位尖兵”

“身为女生,我从小性格刚强,喜欢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因为热爱,大学选择了电气自动化专业。一毕业,我就来到大港公司。在全是男同志的设备维修基地,一干就是13年,希望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接受采访时,孙日新告诉记者。

2012年,孙日新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初出茅庐的她对吊车主板、PLC、控制器等元件仅闻其名、不知何物。她不甘心,于是便跟在师傅身边做拎包学徒,再经历这么多年大大小小过万次的设备维修磨炼之后,现在的孙日新可以在20分钟内就判断出机器故障的原因了。

孙日新回忆起令她记忆深刻的一个冬天。恰逢傍晚时分,孙日新临时接到一个抢修故障的通知,她顾不上手中的活,立刻从家中跑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戴上头灯、躺在修车滑板上,钻进车底仔细检查,大约用了40多分钟排除了故障。

“天气又冷,我又长时间躺在车底不能动弹,我只记得当时我的脖子、腰杆、腿脚都麻了,仅凭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从车底出来,然后我的工友们把我从车子里拖出来……再后面的事情我就忘记了,只记得这件事当时还受到了表扬……”孙日新笑着描绘当时的场景。记者了解到,当晚这场抢修很及时,不仅给青岛港一连创出了3项会战新纪录,而且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在场所有人的认可。事后工友们连连称赞“不愧是咱们的女专家!”

除此之外,孙日新还先后参与过100多个公司级技改革新项目,从刚开始只会按部就班搞维保给创新工作打下手,到现在成为团队领头人,带领团队每年至少完成20项创新成果。

奋进脚步踏出创新之路

青岛港作为山东港口龙头,承担着“走在前、挑大梁”的时代重任。孙日新也备受鼓舞,她在工作中发现装载机计量装置工作效率低,把散矿石装进集装箱作业时,由于装载机计量不准确,需要拖车拉着一箱子货,多次往返地磅和码头称重,这种低效率有可能让港口白白流失货源。孙日新主动请缨,要攻下这个“科技创新的山头”。

孙日新和同事采集和分析了近10000组现场数据。大家20多天吃住在港,反复调试、研究,不断拿出改进方案,但在现场试验时却屡遭失败。“心灰意冷的时候,她一个人待在办公室,想想20多个日夜现又一回到了原点,真是不甘心。”孙日新说,自己呆坐了几个小时,咬了咬牙,觉得不能就这么放弃。于是,她又找了500多页技术资料、包含300多条电气线路的图纸,铺满桌子、沙发和地板,一页页看,一条条捋,最终在油门踏板上找到了“突围”思路。

“第二天到现场一试验,完全可行!”孙日新告诉记者,经过这个改造,称量精度由10‰提升到3.5‰,装箱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装箱效率也提高了整整40%,彻底实现了“零返箱”,这个创新项目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凭着不怕难、不服输的这股劲头,孙日新的技艺越来越精湛。2017年,大港公司建立了“日新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完成创新项目127项,发表论文12篇,26项发明申报国家专利,为企业节约资金1100余万元。

“导师带徒”助力“青蓝接力”

“我能有今天的本领,都是源于大港公司悉心培养、前辈榜样引领、师傅倾囊相授,所以我会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教给新人,做好传承,确保人才培养不断。指导技术能手成长为技师,助力青年骨干争当安全标兵。”孙日新告诉记者。

在工作中,孙日新精于技术操作技术创新。她充分发挥有理论、懂实践的优势,自行编写了数万字的培训教材、制作了十多个PPT课件,为1000多人次的现场管理人员、维修工及机械司机作专题培训,不仅教育出了一批港口上的能工巧匠,也深受职工们的欢迎。

孙日新的徒弟回忆起刚入港的时候,当时的我们什么也不懂,孙师傅见到我们就十分热情,还说见到我们就让她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日子,她为了让我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就主动跟我们结成对子,然后帮我们从基础理论知识讲起,解读电器设备原理、故障及处理方法。她还经常在她的工作室定期组织经验分享活动,让我们更快地掌握技能,独当一面。而且在我印象中孙师傅经常教育我们“把工作当作一把量尺,用更高的工作标准,更专注的态度投入到现场维修当中。”

记者了解到,在孙日新的“导师带徒”下,共有3人获得技术比武状元,4人被提拔至主管岗位,6人取得高级技师、技师资格,1人获得“齐鲁首席技师”。

采访的最后孙日新表示,虽然没能像别的女同学那样过上文文静静、情情调调的生活,却走上了一条为港口、为事业而拼搏的光荣之路,但她感到这样的青春特别有意义,这样的人生也特别有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用心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争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带动身边的工友们,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青春建功的最美风采!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