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船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28日 星期

湘船重工:传承辉煌 创新发展

渔政船下水现场。

□ 通讯员 胡兰 胡富君 文/图

“我们公司取得的辉煌成果,是几代人创业之基,更是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收获。荣耀是过去的,是一种精神传承,未来创新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9月26日,湖南湘船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船重工”)董事长王勇对笔者说道。

军品民船都能建造

湘船重工原名长沙船舶厂,成立于1951年,是国内内河有影响力的造船企业之一,被称之为湖南的“王牌”造船厂,经历过修造小木帆船、水泥船、湖南最先进的顶推轮和钢质驳船等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湘船重工为国防建设和沿海航运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1年为空军建造一艘总后系统中吨位最大、规模最高的千吨级成品油轮;20世纪末还为海军装备部建造4艘登陆艇现服役驻港部队。

据统计,该公司1991年至2001年造船10艘,其中7艘为武警和部队船舶,2艘为民营油轮。

从2000年起,湘船重工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成功完成了国家、省级重点工程钢结构桥梁建造项目;先后设计和建造数百艘军品、民用等大型船舶。

2013年,湘船重工按照长沙市政府的整体建设规划要求, 从长沙市河西银盆岭整体搬迁到湘江长沙段下游的西岸望城区靖港古镇江畔,并重建了新厂。新厂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船体车间内,可同时建造多艘船舶,并配有集舾装、装卸、集装箱吊运功能于一体的双层多功能码头。

原来老厂仅有容纳一艘船台下水的滑道,只能纵向下水,如今新厂建有横移区,6000吨级船舶可以横向下水。除造船车间、舾装码头、下水滑道外,新厂还规划建造2万多平方米的露天船台,新安装具有150吨起重能力的龙门吊,大型钢材预处理、加工生产线,数控等离子、数控火焰切割机等先进的大型平台和设备,场地可制造长90米至150米、船体自重1500吨至6000吨的船舶。

强强联手打造特色船舶

软件的提升为湘船重工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新厂投入运行后,湘船重工发挥特色造船优势,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设立了研发中心,组建了一个精干的设计团队,依靠院校强大研发实力进行新船型的研发,开发了几款陆岛交通、岛际交通高速客船,市场反映良好,订单纷至沓来。特别在消波船型,防薄钢板防变形,船舶内装,钢铝焊接等联合攻关,成功地解决一些技术难点。

此外,湘船重工在高速客船、高档公务船设计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发展 赢得市场

日前,大连某企业与湘船重工签订船舶建造合同。大连是座沿海城市,造船企业非常多,为什么会把订单下在湖南?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一方面看中了湘船重工出色的焊接技术,另一方面看中湘船重工船舶结构设计水平。该船采用钢铝混合结构,上舰部分用铝合金,下半部分用钢材,使船体“上轻下重”,抗台风能力强,稳定性更好。而因为地处中部城市,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价格也更有竞争力。

“我们的结构更轻,同等功率下我们的船会跑得更快。所以很多沿海的客户都愿意来我们这里造船。在钢铝混合结构的高速船市场,我们的占比超过80%。”王勇说。

近年来,湘船重工调整经营策略,将市场瞄准近海游轮和政府公务船,打造乘坐更舒适、跑起来更轻更快的船。近3年订单年增长率超过40%。

1978年,湘船重工全年工业总产值仅1192.7万元,而到2017年,新厂总产值实现3.5亿元,比1978年增长29.34倍。2018年有望突破4亿元。

改革开放40年来,湘船重工迈出了老厂新发展之路、创新之路、特色造船之路。

“《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作为十大扶持的支柱产业,加上发展海洋经济,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技术船舶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为‘湖南制造’业再谱新篇章,争取2020年高技术船舶产值达到10亿元。”王勇说。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