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陈俊杰
10月4日凌晨1时07分,河南省固始县南大桥乡大庄村的宁静被打破,村道上运砂车的轰鸣声惊醒了记者,打开大门,只见5辆运砂车停在村道上,排成一队,已被一位60多岁的村民逼停,该村民正与一群司机和砂石运输的组织者僵持对峙着。
深夜偷运扰民
当地村民介绍,该村史河段砂石资源丰富,被不少非法分子盗采。“现在河内已经不允许采砂,但还有之前盗采的大量河砂没有运出来。”当地一村民告诉记者,为了运输这些河砂,盗采者常常在深夜偷运。“在国庆节前两天,他们还在运输,中间停了两天,今天夜里又开始运,还都是大车。”拦车的村民说。
记者数了一下发现,当晚运输砂石的车辆达到15辆之多,“每辆车子都能拉10—20吨不等的砂子。”运砂者说。
据了解,运砂车深夜在村道上行驶除了惊扰村民休息外,更是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夜里视线不好,我们要出行,就得万分小心。”村民告诉记者。
监管形同虚设
盗采砂石及运输者为何能如此明目张胆地进行非法勾当呢?当地村民给出了一种说法:因为当地有村干部参与其中。
拦阻运砂车的村民亲属告诉记者,当时其家人拦车时就遇到了村干部的阻挠,该村干部甚至动手掐住其家人脖子,事后该村干部家属到村民家中,表示其在非法采砂场中有“干股”,希望其不要干预。
观察砂石运输的路线,记者发现,有村干部家就在运输必经之路边上,夜里隆隆的轰鸣“吵不醒”村干部,却惊醒了村民。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定,当地对盗采砂石及运输者有严格的监管要求,在村里设有村级“河长”,乡里有乡级“河长”,共同对盗采行为进行监督。“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他们依然能畅行无阻。”该村村民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该村还出现了“扶贫沙”的事情,更早之前的5月,该村盗采河砂更为猖獗,本报曾予以曝光。(详见5月9日2版)
今年6月15日,大庄村村民们发现,从6月14日晚上开始,村道上贴着“桂岗村扶贫用沙车”的砂石车越来越多,他们质疑:是否有人利用扶贫之名偷偷盗采、贩卖河砂,以谋取私利?对此,记者曾进行了调查。
【村民】
盗采河砂者无人被问责
今年5月,记者曾报道过河南固始县大庄村盗采河砂违法活动猖獗,曝光后,当地政府表示已挖断运砂石的临时道路,并将对盗采者及相关负有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追责。
6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大庄村了解情况时,村民们却表示,并未有相关人员被追责。“现在运砂车从以前的大车变成了农用三轮车,每辆车上都贴有扶贫标志。”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她对现在的状况很恼火,但又无可奈何。
经过记者核实,前期盗采河砂行为曝光后,南大桥乡政府部门确实表示要严惩大庄村盗采河砂者,但除了在今年4月拘留一位盗采村民外,被曝光的盗采者及相关公职人员却无人被问责。该村村干部甚至在曝光后致电记者,要求删除稿件,并做记者家人工作,表示:“如果你不删,我大不了花点钱,一样也可以删掉!”
【疑惑】
盗采的河砂为何变成“扶贫沙”
6月15日,记者在进出大庄村的村道旁简单的统计了一下,5分钟之内,有10辆运砂农用三轮车经过,有的上面贴有“桂岗村扶贫用沙车”标志以及数字号,有的则无任何标志,记者观察到最大的编号为19。“实际上有30多辆车子不停地运输。”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从6月14日开始。
为了摸清楚这些砂石来源及去处,记者悄悄跟随这些运砂车跑了一趟。从大庄村出发,在狭窄的村道上驾驶电瓶三轮车约10分钟,记者在史河大堤旁的一块空地上发现了这些砂石,一辆铲车正在不停地进行装砂作业。
随后记者再次跟随这些车辆,经过半小时左右,运砂车驶入桂岗村村委会,并在这里卸下砂石。“这些砂石以前也是盗采自史河的,因为风声紧一直未能运出,这两天不知怎么回事就变成了‘扶贫沙’。”一位村民说。
6月15日,带着村民的疑问,记者再次来到史河盗采河砂点,这里涨过的河水已经褪去,看不到任何车辆作业。细心观察后记者发现,这里虽无车辆作业,但运输砂石作业的道路完好,并非此前南大桥乡政府部门所说的被挖断,而且路面及河道里留有大量新鲜的车轮重载驶过的印迹。10月4日,当地村民表示,运砂的路已经被挖断。
【官方】
扶贫压力太大
6月采访时,大庄村村支书告诉记者,村民反映的三轮车不停运送砂石的情况属实,但这些砂石均用于附近村子的扶贫工作,“到15日晚上,现有存砂运完以后就不会再运了。”在随后的几天里,记者确实再未发现有车辆运送“扶贫沙”。
“扶贫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固始县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固始县近年来扶贫工作考核压力巨大,连续两年在河南省排名倒数,为了改变扶贫落后的局面,固始县许多地方开始搞扶贫建设,需要大量砂石,但该县仅有一家合法的公司能进行河砂开采工作。“以村级公路建设为例,仅大庄村就有30多公里路面需要硬化,全县大约有五六百公里,加上农村危房改造等,砂石需求量很大。”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解决砂石供需矛盾,所以才出现了“扶贫沙”的情况。
“扶贫建设确实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但绝不能以扶贫名义,夹带私人生意,做违法违规的事情。”当地村民认为,扶贫不能成为盗采河砂并贩卖的借口,更不能让坏人钻了空子,把盗采的河砂贴上“扶贫标签”就大肆贩卖牟利。
对于村民的观点,固始县政府相关部门给予认同,并表示一定会严查盗采河砂行为,守护好生态环境。
就记者观察而言,总体来说,大庄村乃至固始县的河砂盗采现象都有所减少,但是如何做到杜绝,真正还路于民、还河于民,让村民安居乐业,仍需相关部门持之以恒加强监管。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严防砂石盗采者和基层腐败分子相互勾结,杜绝苍蝇式贪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村民乐享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