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鄢琦 记者 张小刚
11月5日,记者从湖南省水运管理局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在岳阳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今年5月起湖南启动了长江岸线湖南段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关闭拆除42个泊位,正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湖南省港务集团,并转整合163公里岸线(含2公里防洪堤)上的现有公用泊位,推动长江湖南段岸线资源科学集约利用,促进水运高质量发展,并带动全省水运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快湘沅澧资
洞庭湖区航道建设
湖南水资源丰富,洞庭湖和湘、资、沅、澧4条水系连通全省85%以上的县市区。全省航道通航里程11968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9.6%,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2000吨级(II级)以上航道381公里,1000吨级(III级)航道559公里,500吨级(IV级)航道375公里。湘江、沅水为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的两线。
湖南将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依托作用,加快湘江、沅水、澧水下游、资水下游及洞庭湖区航道建设。湖南省水运管理局局长李建斌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到2020年,将新增1000吨级及以上航道里程347公里,总里程达1287公里。其中湘江永州至衡阳278公里航道达到1000吨级标准、衡阳至城陵矶439公里航道达到2000吨级标准,全面实现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确定的湘江高等级航道建设目标,基本完成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确定的沅水高等级航道建设目标。
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湖南将初步建成以长江为依托,以湘江为骨干,以沅水、澧水下游、资水下游及洞庭湖区航道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网;岳阳城陵矶港区、长沙霞凝港区等主要港口的重要港区达到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集疏运体系得到有效改善;全省水上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通江达海的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初具雏形。
做强板块功能
打造七大作业区
李建斌介绍,长江湖南段是湖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是湖南水运内外贸运输的唯一通道。为此,湖南将加快岳阳港现代化港口建设步伐,围绕“一百万标箱、两亿吨大港"目标,将岳阳港打造成长江沿线枢纽港、上海港重要的喂给港、湖南内河水运中转枢纽港,并积极推动长株潭港口群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常德港、益阳港、衡阳港等地区重要港口建设;推动重点港口与后方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有效对接、联动发展。到2020年,全省新增1000吨级及以上泊位51个,总数量达到167个。
湖南还将规划长江港域码头按照货物种类进行功能划分,突出做强板块功能,打造客运、集装箱、粮油、油气危化、铁矿石煤炭、矿建材料、水水转运共七大作业功能区,各功能区重点聚集一批具有本区服务功能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主体码头群,示范带动各作业功能区全面完成并转整合任务和现代化港口码头建设。
目前重点推进的有道仁矶铁矿石煤炭区、松阳湖粮油区、临湘水水转运区等新功能区的建设。港口码头规模上,要求城陵矶以上的泊位至少为5000吨级,城陵矶以下的泊位至少为10000吨级。
岳阳港区集疏港铁路
开工在即
岳阳港依托长江航道优越的通江达海通道和全省唯一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优势,已发展成为湖南省第一大港口、全国第九大内河港口。8月13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支持岳阳城陵矶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港区,进行集疏运铁路项目建设,新建重点集装箱、大宗散货港区原则上应配套建设进港铁路。
据介绍,湖南省计划在2018年底前开工建设岳阳港城陵矶港区集疏港铁路项目。2020年底前,实现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全面接入铁路。岳阳的多式联运枢纽地位被进一步明确,作为湖南物流的关键节点,岳阳港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愈发突出。
“在‘十二五’以来完成的1500余道渡口码头、1900余艘渡船标准化改造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提质升级力度。到2020年,完成剩余渡口的标准化改造工作。并对长江、湘江、沅水以及水运相对繁忙、建设条件相对优越的其他航道的主要锚地进行有序建设,基本满足湖南水运发达区域船舶实际需求。”李建斌说道。
据悉,岳阳港长江港域共规划港口锚地12处。结合水上过驳转运的调整退出,规划取消城陵矶1号锚地,将城陵矶2号过驳锚地调整为供船舶待泊使用的港口锚地;规划保留城陵矶3号等7处锚地,并适时提质升级规划新增洪山头、广兴洲、松阳湖、长江村4处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