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樊雪菲)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消息,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安徽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安徽调整运输结构将主要围绕铁路运输升级、水运系统提升、公路货运治理、运输装备清洁化、多式联运提速、专业运输网络精品、城市绿色配送、市场动能释放等八项行动展开。
同时,《实施方案》明确“2345”主攻方向:
“2”即实现2个转移,依托现代化铁路提质加密与货运枢纽改造升级,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淮河干流整治与港口资源整合,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
“3”即发展3种联运方式,合肥都市圈、皖北城市群大力发展沿铁路线大宗货物集装箱公铁联运,皖江城市带沿江通道重点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着力发展海铁联运;
“4”即依托4类枢纽,紧盯运量大且货种单一的县(市、区)、沿江主要港口、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工矿企业以及重点物流园区;
“5”即聚焦5种货类,重点瞄准集装箱、煤炭及副产品、建材、商品车、家用电器,实施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此外,《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全省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全省铁路货运量增加153万吨;水路货运量增加4000万吨;全省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20%;重点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加2万标准集装箱(TEU),较2017年增长2倍以上;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