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朱峰 汪洋
“主任,东10泊的船已经顺利靠泊,商检正在做水尺,卸船机已到位就绪,船前手续结束就可以卸货了。”
“好,注意跟商检对接,流程提前几分钟启动,手续结束就立即开工,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凌晨2时,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生产调度中心主任戴方勇还在关注着船舶靠泊情况。
刻苦钻研成骨干
1995年戴方勇来到日照港,成为了一名门机操作司机。戴方勇爱学习、爱专研,参加工作不久就练出了用门机把电焊条插进啤酒瓶的绝技,成为门机操作司机里的佼佼者。他一直保持着这股学习热情。2004年,日照港开始接卸20万吨级矿砂船舶,戴方勇马上就开始钻研适合日照港的大泊位船舶作业法。大泊位投产第二年,戴方勇就在技术比武中荣获第一名。
戴方勇在实际工作中还注意归纳总结,先后创新出了“大泊位湿粘货物卸船法”“杂质货物卸船法”“煤炭系统流程卸船法”等卸船法,提高了所在公司的接卸效率,他也成长为公司操作骨干。
近几年,随身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长,码头基础设施对装卸效率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戴方勇和同事大胆创新,根据相关数据,反复推演,制定科学严谨的船舶作业计划,顺利地完成了各类到港船舶靠泊作业计划。
2010年12月4日“西威尔”轮卸船作业,戴方勇在甲板上现场调度指挥卸船作业,30多个小时没有下船,连续地奔波使他的脚上都磨出了血泡,但他浑然不知。“那天我们创造了9786吨/小时的矿石卸船世界纪录,我完全忘记了困意和疼痛。”
时至今日,当时负责“西威尔”轮手续办理的外代工作人员,仍然记得戴方勇面带兴奋和疲惫走下船舶悬梯时的样子,每每提起都竖起大拇指由衷感慨。
为港口全心付出
二十几年与港口同生共长,戴方勇深刻体会到,没有港口发展,就没有个人的成长。他常说:“只要单位需要,我回全力付出。”
2013年,日照港的重要客户山东钢铁集团需要港方派一名得力干将,帮助其管理在非洲塞拉利昂经营的一个矿石码头。生产业务棒、英语基础好的戴方勇毅然踏上了非洲之行。那段日子,他第一次尝到了乡愁的滋味,举目四望亲人皆在远方。
在非期间,戴方勇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让塞拉利昂港口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得到山东钢铁集团和外方的一致好评。
带领团队共成长
“肯干、会干、能干”,是同事们对戴方勇的评价。凭着过人的能力和突出表现,2017年7月,戴方勇担任了生产调度中心主任一职。走上管理岗位的他,更加注重对员工的培养。
当年的戴方勇为适应工作需要,仅有高中学历的他,自学专业英语,很快达到了能与外籍船员和客户进行熟练交流的程度。现在,为提高团队职工的英语水平,戴方勇承担起了公司生产调度员业务和英语培训的任务,并推行“一月一考”。
戴方勇还根据生产作业实际,组织编写了日照港股份二公司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30余项,成为指导公司生产作业的纲领性文件,也成为年轻员工的学习手册。
他还在团队中开展了“客户至上、优质服务”意识的培养、进行了调度阳光交接班活动,从细微处下功夫,让客户真正感受到日照港人热心、耐心、诚心、细心、用心的“五心”服务。
多年生产一线实践的磨砺,锻造了戴方勇坚强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本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对港口事业的无限忠诚,书写着担当奋斗的人生,诠释着“爱港如家 兴港有责”港口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强港的进程中,尽情地挥洒港口生产“大拿”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