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最美水运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5月19日 星期

设备界的“老中医”


□ 通讯员 黄世伟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工地的其他员工还在一遍遍地摁停手机闹钟的“稍后提醒”时,老梁却早已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穿着满是油污的工作服,戴着 “黯然失色”的安全帽,拎着“张着大嘴”的破旧工具包,里面装满了扳手、老虎钳、抹布、除锈剂、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塞尔维亚籍”工具,走在去工地的路上……

老梁的全名叫“梁学飞”,是中交二航局塞尔维亚E763项目部的设备部副部长,但说他是一名维修工更为确切。

说起梁学飞,有人戏称他为设备界的“老中医”,“老”是因为他有着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中医”是因为他面对生“病”的机械设备,“望、闻、问、切”他做得面面俱到,各种修理“偏方”信手拈来。

“老梁,拉钢筋的平板车打不着火了,桥上的工人都等着呢!”

“好好好,我马上到!”梁学飞早上突然接到劳务队带班的电话,条件反射般立即回应。

工地上的机械多半是泽蒙大桥遗留下来的,特别是平板车,已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车子很容易打不着。到了现场,梁学飞把工具包往地上一放,先绕着车子转了一圈,看看地上有没有漏油,再把车头摇起来,顺着油路查查有没有结冻、开裂,随后用扳手拧开了滤芯上的一颗螺丝,用手泵了几下柴油,车的毛病便已了然于心。

平板车司机Raja是一名外籍工人,大家都喊他拉亚。拉亚快六十了,不会说英语。只见梁学飞对着拉亚做出扭钥匙的手势,拉亚马上侧着身子探进驾驶室,一发动,着了。拉亚笑着向梁学飞竖起大拇指,说了一通听不懂的塞语,应该是把梁学飞一通夸吧。看到他们两个“手舞足蹈”的沟通,让人发笑之余,更是一抹深深的敬意。

不忙的时候,梁学飞总是喜欢去工地转一圈,捡个螺母、矿泉水瓶,捡根废弃的钢筋头,不了解的还以为他是个“收废品的”。

“这些可都是宝贝!”他笑着说。每次出去梁学飞都会带回一些施工现场淘汰的东西。在他这里,无论哪个机械缺了什么小零件,他都能轻易地配适。废旧自行车上的螺母用到卡车上,矿泉水瓶剪一剪,成了机油、柴油的漏斗,钢筋头焊一焊,成了许多称手的小工具。

梁学飞常说:“在海外不比在国内,海外的资源有限,有些零件价格昂贵,有些就是你出高价买都买不到,如果从国内运,费时又费钱,那些机械设备虽然不能再用了,但有些零件是好的,拆下来留好,以后肯定能派上用场!”

最值得一提的是梁学飞那个破旧的工具包。设备部部长怀会岭看不下去了,准备给他换个像样的工具包。梁学飞却说,“工具包再好也没啥太大的用处,华而不实,你别看我这个包拉链坏了,破旧了,比那些好的用起来更方便,它是“医疗包”。”梁学飞的“医疗包”跟着他,近一年的时间里,每每出诊,都是人到包到,包到“病”除。治好了四台汽车吊、三台装载机、两台泵车……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走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路上,梁学飞用他朴实的性格,精湛的“医术”,为中交二航局海外施工项目保驾护航。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