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珍桂
去年农历五月初五下午,我应邀到广州白云区蚌湖村吃龙舟饭。蚌湖村道彩旗猎猎,车如潮,声如浪。祠堂门前一帮小孩子嬉戏歌唱:“菊花园,炒米饼,糯米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呀,阿妈叫我去睇龙船……”童谣轻快,童声清脆。忙里忙外打点龙舟饭的村妇脚下如轮,风一样吹来拂去。
刚下车,喜庆热闹的气氛如江涛般迎面扑来。蚌湖村的亲戚将我引到桌前,喝茶聊天。他告诉我,最初,高热量的龙舟饭是给运动量大的龙舟健儿补充体力吃的,用糯米、腊肉、腊肠、头菜粒、辣椒等食材烹制。将食材洗净切丁,用油炒香,糯米三份、粘米七份的比例调煮,饭熟焖十分钟后,与其他食材拌匀,洒上葱花,色彩艳丽,咸香甘糯,油光泽亮,醒胃耐饱。后来,生活水平慢慢好了,每年龙舟赛后,全村人一起围吃龙舟饭宴渐成风气。村民说,吃过龙舟饭,一年都龙马精神,高歌猛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康幸福。每年吃龙舟饭的日子,全体村民,包括外嫁女、外出打工的都会回村相聚一堂,觥筹交错间,共话桑麻。
我品尝着荔枝红茶,目光停驻“热烈欢迎蚌湖乡亲莅临‘鸦岗景’锦龙盛会”的横幅。亲戚好像洞悉我内心一样,动情讲述他们村与蚌湖村的深厚情谊。
三百年前,相隔十多公里的鸦岗村和蚌湖村各派两条龙舟到佛山参赛后返程,在珠江石门水域相遇。天气突变,狂风暴雨,波涌浪急。鸦岗村民担忧蚌湖村民不熟悉此段水域水流遇险,于是他们划着两条龙舟,护送蚌湖村的两条龙舟平安返归蚌湖村,那一幕“双龙出海四龙归”的壮观场景,感动了迎接龙舟健儿凯旋的蚌湖村民,两村因此结下情谊。
1915年7月,鸦岗村遭受特大洪灾,蚌湖乡亲及时送来粮食、生活用品。两村村民互助往来,情谊日益深厚。以后每年龙舟节,两村相聚一起吃龙舟饭,传承世代情谊。
谈笑间,人声喧哗,各围桌上已挤挤挨挨坐满村民来宾,大家热烈交谈,举杯起箸,不时爆发震天动地的笑声。勤劳手巧的村妇们鱼贯穿梭,手捧一盘盘香气氤氲的菜肴上桌,除了炒龙船丁,还有村宴中出现的脆椒鱿鱼、香芋焖鹅、糖醋排骨、绍菜鱼弹、脆皮烧肉、蒜苗鸡杂、白灼大虾、清蒸鲩鱼,多用蒸煮手法制作,九菜一汤,寓意十全十美、吉祥喜庆。
岭南水乡的龙舟饭,乡味十足的菜肴,浓郁淳朴的民风,传承岭南水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体现了岭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休戚与共、血脉相连、宗族和谐的浓浓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