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1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为确保两会期间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交通水运部门根据各地辖区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开启“严上加严”的水上安全隐患排查。
【沪浙】
联合巡航 区域联动显成效
本报讯(全媒记者 甘琛 通讯员 王巍 陈飞 韩帅 朱忠瑞)5月20日上午,洋山港海事局联合舟山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开展了立体联合巡航执法行动,对沪浙交界水域水上通航环境和内河船涉海运输进行集中整治。
上午11时许,两地海事部门巡逻艇和海事固定翼飞机在洋山港附近徐公岛西侧水域完成编队,对洋山港主航道、金山航道、白节山水道等重要水域开展海空立体巡航。此次立体巡航充分依托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远程监控、空巡飞机快速机动、现场海巡艇机动灵活的特性,三方协调配合优势互补,重点查处船舶不按规定守听高频、不正常开启与使用AIS、不按规定显示船名等违法行为;重点核查锚泊国际航行船舶有无利用渔船、交通船和货船进行私渡、偷渡等违法行为;重点驱离航道、“沈家湾至嵊泗”客船航线的碍航渔船。
在编队巡航过程中,海事执法人员对过往船舶持续宣贯通航安全的相关规定,要求船员守听高频、开启AIS设备。累计核查国际航行锚泊船舶20余艘次,开展台风安全防范宣传80余艘次,驱离碍航渔船20余艘次。
巡航中,编队相继查获“建兴**”“余勤**”“华正**”等船舶舱盖板不关闭、AIS未开启、超载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船舶,编队按照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执法模式进行了调查取证。此次行动检验了长三角海事一体化区域协调联动能力,为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营造安全有序的水上交通环境。
【福建】
全面排查 安全隐患无处藏
本报讯(全媒记者 王有哲 通讯员 陈书龙 卢艺远)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为维护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5月19日,福建海事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据介绍,该局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和疫情防控特点,狠抓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做到“一抓到底、见底清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险情事故的发生;按照现场执法需求,合理增加一线执法人员数量,加强现场检查和水上巡查,及时查处违法违章行为;提早做好防汛防台准备工作,重点关注抛牢锚船、疫情停航船、海关/海警扣押船、遗弃船等,督促相关单位或船东做好应急准备,做到早动手、早排查、早处理;深入开展非法采运砂船整治行动,强化行政强制和案件移送,形成执法威慑;加强客渡船安全监管,督促船方严格执行恶劣天气条件下禁限航规定,严厉查处船舶超载、超员、超速航行;督促相关企业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各项工作应急预案,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深圳大亚湾】
部门联动 养护航标保通航
本报讯(通讯员 陈惠娟)为维护两会期间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5月20日,深圳大亚湾海事局联合南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开展航标年度保养维护工作(见上图)。
本次养护对象是大亚湾核电站5座进出港航标,采用吊检方式,出动专业航标养护船及警戒船艇,针对航标位置、灯质、外观、涂色、锚链进行了重点检查,将灯器更换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一体化航标灯,将标身重新油漆上色,将受损锚链进行切割更换。期间,双方就航标日常监督检查、航标异常应急处置机制、航标信息数据共享、联合巡检巡查机制深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融合意识,共同研究探讨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共同携手做好航标管理工作。
下一步,大亚湾海事局将进一步深化与相关航标管理部门的联动联管机制,定期开展航标联合巡检工作,不断提升航标管理效能,共同维护辖区航标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优质通航环境和秩序。
【烟台】
落实责任
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本报讯(全媒记者 杨柳 通讯员 周洪洋)5月21日,烟台海事局执法人员对油船“吉顺88”轮实施现场监督,要求船舶全面强化开航前安全自查、规范船舶相关文书记录、跟踪气象预报做好安全防抗,切实做好两会期间安全监管工作。
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辖区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烟台龙口海事处强化辖区安全监管,将危险品船舶作为船舶现场监管的重点,提前分析评估危险品船舶安全状况,推行非接触式安全监管新模式,重点检查船舶载运货物情况、消防救生、防污染等设备设施以及船员对相关设备设施熟悉情况,及时纠正船舶缺陷,并提升服务保障线,督促船舶做好安全自查,指导提前做好安全防抗工作。
5月21日上午,烟台蓬莱海事处组织当地交通局、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海警工作站对蓬长客港集团有限公司和蓬长航线客运船舶“长通3”轮开展联合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责任制落实、值班及应急物资准备,企业和船舶疫情防控措施及落实等情况,为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天津大沽口】
照单核查 应急装备“不缺位”
本报讯(全媒记者 杨柳 通讯员 李兵)5月20日,天津大沽口海事局对大沽口辖区应急物资和应急船艇开展集中检查。
在溢油设备库,大沽口海事局检查人员一行按照设备清单核对了应急物资的数量和存放位置,并重点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进行了核查,并对靠泊的“海巡0203”轮、“大沽轮6”轮等应辖区急船艇安全状况进行了集中检查,确保救援队伍、装备和应急物资常备有效,遇有险情及时高效处置。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加强2020年两会期间水上安全监管工作,大沽口海事局在加强对进出本辖区水域和码头泊位船舶的监控同时,对春节以来采取的疫情防控举措进行科学评估,合力调配执法力量,实现“五加二、白加黑”全时段海事监管, 确保监管时段全覆盖,减少安全隐患。
5月13日,大沽口海事局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公安沿海安全保卫局、天津临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高沙岭港区的“三无”船舶进行了深入清理,进一步巩固提升前一阶段“春雷2020”行动成果,为全国两会的召开提供良好水上交通安全环境。
【泸州】
聚焦重点四类船舶“多关照”
本报讯(全媒记者 周佳玲 通讯员 李玉)5月21日,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泸州海事局根据辖区通航环境和风险隐患,制定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四类重点船舶的安全监管。
该局加强客渡船舶安全监管,督促渡口渡船落实开航前安全自查、签单发航、六不发航和救生衣行动等制度,做好恶劣气况、水位陡涨落等安全信息提醒服务,严格落实恶劣气况客渡船禁限航管控措施;加强危化品船舶到港检查,通过电子巡航、CCTV等系统掌握辖区危险品船舶航行动态,加大对危险品船舶的安全提示力度,重点打击未按规定申报、超吃水航行、值班人员不在岗等违法行为,对到港C级危化品船舶实施到港必查;加强涉砂船舶监管,开展砂石运输船舶“四联单”检查,严厉打击砂石船舶超载、超吃水、配员不足等突出违法行为,督促船舶集中停靠点做好安全隐患整改,督促船舶业主落实安全与防污染主体责任,做好汛前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小型船舶安全监管,联合地方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私渡和小交通艇、自用船、农用船等非法载客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碍航采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