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玲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描绘出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鱼米之乡。天公不作美,我们驾车进入洪湖市后雨一直下个不停,为了免受淋漓之苦,我们躲在车里,惬意地靠在椅背上消解着旅途的劳顿。
本以为一入洪湖,便会跌入那片碧叶连天、荷香千里的湖水中,发间萦绕的是丝丝的清香,心情也会芬芳起来。如今的瓢泼大雨让人无可奈何,心里不免生出几分遗憾。我擦净一小块玻璃凝神望向窗外,透过雨帘,眼前的小天地满是深绿的叶、粉白的荷,看似娇嫩的荷花,却以傲然的姿态接受着大雨的洗礼。
八十多年前,那时是否也是像这样阴沉沉的天,压抑的让人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一声怒吼,暴风骤雨般,一片红色席卷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当宁静的生活不能继续,他们选择了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决的抗争,保卫家园。一只只小船是行军的工具,手中的鱼叉也会刺中敌人的要害,正如平日为了生活捕鱼时那样精准;莲叶是最好的掩护,穿梭其中,正如鱼儿入水般自如。
在这块土地上,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三万多名洪湖革命先烈曾浴血奋战,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在苏区的武装斗争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而今的洪湖仍旧是那个“水乡泽国地,江汉鱼米乡”,这里的人们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雨一直下,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也到了,我们撑起雨伞,心中蓦地生出一股豪气,庄重地走进陵园缅怀先烈。
烈士陵园共有五大主体建筑,古朴秀丽的四柱三间式绿瓦朱楹、飞檐斗拱牌坊迎门而立,坊额上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园名。一条路直铺向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尊贺龙元帅全身铜像。铜像之后,在宽阔的、寂静无声的纪念碑广场上,一座通高27.6米的花岗石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心。碑身正面向北,镶嵌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二个大字;背面向南,刻着贺龙元帅生前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碑的东西两侧上部,刻有中国共产党党徽、五星、稻穗和红旗组成的装饰图案。碑座正方上铭刻着国务院撰写的碑文。
雨依然在哗哗地下着,纪念碑默默静立,没有言语却更加令人感动,因其承载的是不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