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

建设交通海事新型监管机制先导区 服务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 江苏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 朱汝明

江苏海事局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用+智慧”为双轮驱动,着力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智慧监管为支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打造交通海事新型监管机制先导区,通过“无处不在”夯实监管根基,通过“无事不扰”改善营商环境,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黄金水道钻石区段,增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长江航运是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部长李小鹏等部领导多次深入长江航运一线调研,对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提出系列要求。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召开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了“三个一定”工作原则和“一个主题、四个发展、五个保障”总体思路,明确了具体任务。

长江江苏段是长江黄金水道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区域,对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子落而满盘活”的特殊作用。江苏海事局锚定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找准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全力探索构建交通海事新型监管机制,着力发挥信用和智慧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释放市场活力等方面的基础性、融合性、赋能性作用,让航道更畅通、航行更安全、衔接更高效、服务更优质、发展更绿色、运输更智慧、管理更科学、保障更有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航运先行作用上当表率、做示范。

到2022年底,率先建成促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监管机制。信用管理嵌入海事全业务、全流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重点监管有机结合的机制常态化运行,以“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为基础的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基本成型,“远程+自助”为主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有效运行,辖区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港航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到“十四五”末,全面建成促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监管机制。“信用+智慧”海事监管贯穿航运全要素、覆盖船舶全生命周期,“陆海空天”一体化海事监管体系全面建成,江河海一体水上交通管控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辖区本质安全水平和海事公共服务能力大幅跃升,率先实现海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交通海事新型监管机制,赋能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聚焦建设“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长江航运,深化“信用+智慧”双轮驱动,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智慧海事建设,切实让信息产生信用,让信用产生价值。

(一)构建信用管理体系,营造诚信守法的行业环境。一是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发布实施全国海事首部涵盖全要素的信用管理规定,出台《分类分级监管指导意见》等8个配套文件,形成统一规范、便于操作的制度体系。相关做法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创新项目,获评全省首批信用示范单位。二是推进信用协同监管。与交通运输、市场监督、海事法院等单位签署协议,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奖惩机制。与苏北航务管理部门打通信用级别互认的通道,实现长江、京杭运河两条“大动脉”的联管共治,创造了流域协同治理的经验。三是精准有效实施信用管理。深化运用信用承诺制,明确8类13项告知承诺事项,组织签订信用承诺书4.5万份。建立“红黄黑”名单,实施分类分级差异化监管。结合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将信用惩戒聚焦到故意违法、抗拒执行等失信行为上,让守信者江海畅行、失信者寸步难行。

(二)打造智慧海事保障样板,提升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能力。一是建设服务信用建设的信息数据中心。完善数据中心数据框架,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形成包含船舶、船员、公司、水文、气象等13个主题数据库、约7亿条记录的数据资源池。建成“海易搜”大数据检索平台,向港航企业、船舶船员、执法人员提供信息数据。二是建设以行政检查系统为基础的监管平台。平台具备执法全程记录、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兼容智能监控与指挥系统、“慧眼”系统等,支持船舶远程调度和远程核查。研发人脸、船脸识别系统,实现基于智能数据分析的“船员画像”“船舶画像”。推进太仓、南京东西大门卡口建设,完善六圩河口等江河交汇水域卡口管理技术。三是建设以“船E行”“政务自助服务系统”为基础的服务平台。“船E行”系统提供水上智能导航、海事数据服务、天气预报预警等服务,注册用户超过23万。落实交通运输部2021年更贴近民生实事项目,率先建成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系统,在全辖区设置83个自助服务站、88台自助终端,上线海事违法远程处理平台,形成传统窗口、自助终端、手机APP“三位一体”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

(三)深入推进“信用+智慧”相互赋能,加快海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运用信用画像和数据识别,推进精准监管。通过大数据分析,以算力释放人力,精准投放执法资源,有效保障每时每刻1万艘次船舶在江苏安全航行、锚泊、作业。特别是在水路疫情防控中,实现对进入江苏口岸的船舶自动识别、信息自动推送,累计保障6.9万艘次国际航行船舶安全进出港,中国籍船员在苏换班4.4万人次,位居全国前三。二是运用信用评价和数据挖掘,推进高效监管。通过后台数据交互挖掘,快速识别高风险船舶,预测船流高峰区段时段,为现场监管提供指导,为企业生产提供预警。辖区等级以上事故从“十三五”时期的年均17起下降至2020年的8起。在部分港口初步建成港航综合调度中心,保障船舶快进快出和大型海轮“直进直靠、直离直出”,年均监管近300万艘次船舶安全进出港,其中5万吨级海轮1.6万艘次、15万吨级海轮3300艘次。三是运用信用记录和数据综合,推进周期监管。将信用行为进行全生命周期记录,将监管周期延伸至船舶建造、营运、拆解的全过程,从源头上管控风险。开发运行危化品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检查信息系统,累计开展选船评估2.41万艘次,548艘未通过评估不予选用,491艘被纳入惩戒名单,危化品船舶安全管理水平有力提升。四是运用信用奖惩和数据共享,推进系统监管。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互认,用好“大船、码头、小船”和“船舶、港口、货主”两条管理链,实现海事治理模式从条防块治向共建共治转变,辖区“三无”船舶、水上浮吊、内河船舶船名船籍港标识不规范、内河船涉海运输、水上无线电秩序违法行为实现动态清零。

创新驱动先行先试,打造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样板

江苏海事局将聚焦“货畅其流、人享其行”,深入推进交通海事新型监管机制先导区建设,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苏海事智慧,探索更多实践经验。

一是着力让信息释放更大效能。针对当前监管资源有限和突出违法行为难以根治的难题,强化信用数据挖掘分析,加强监管主体精准画像,打通信息孤岛,畅通政企数据流通机制,推动更大范围的信用信息共享互认,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将“严防死守”转变为“因势利导”,进一步提升水上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二是着力让信用促进行业发展。以信用为轴融通各业务门类,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科学有效地将行为主体的守信、失信行为进行全生命周期记录,生成反映信用状况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根据动态评价指标实施有效监管,促进更多市场主体知信、讲信、用信、树信,推动各航运要素均衡协同发展。

三是着力让科技赋能高效监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编织覆盖全辖区的远程智慧感知网,实现对船舶的智能识别、态势感知、轨迹查询、流量监控,实现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管理。加强非接触式远程安全辅助监管,强化自动获取污染物排放等数据的信息化能力,让船舶航行更通畅、风险控制更有力、违章查处更精准,保障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是着力让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建立全要素安全风险模型,数字化管控不同水域、时段、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风险隐患,对船舶、船员、船公司动态和通航环境进行全周期、全过程跟踪。运用国产VTS、AI智能等技术实现抓拍数据与船舶进出港报告智能比对、联动应用,加强海事事故模拟、推演与决策方法研究,为精准指挥、科学决策提供智能支持。

五是着力让智慧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公共服务、开放共享”,开发适应不同用户和场景需求的终端服务产品,建设远程智慧政务服务系统,提升海事全链条服务能力。加快简政放权,实施“政务+信用”分类分级管理,推进海事“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全流程网办”,全面实施内河船舶船员“多证合一”,创新应用船舶船员电子证书,打通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