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港口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7月26日 星期

山东港口半年业绩全线飘红

山东港口青岛港码头。 本报资料室供图

□ 全媒记者 马榕蔚

从黄海之滨到渤海湾畔,满载集装的箱班轮络绎不绝,巨大的桥吊直耸云霄,智慧化的码头向深海延展……碧空下的山东港口一派繁忙景象。

7月24日,记者获悉,上半年山东港口生产继续保持向好态势,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7%,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4%,海铁联运箱量继续保持15%以上增幅。

生产指标全面增长

一组组跃动的数字,折射出山东港口生产经营蓬勃发展之势。除了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海铁联运箱量取得增长外,上半年,山东港口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长12.5%,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19%,商品车吞吐量同比增长45.6%。

同时,铁矿石发力南下进江、北上转水和国际中转分拨三条“增量通道”;铝矾土业务依托中非大通道及铝矾土全程物流优势,提升了码头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

上半年,“龙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6%,全港累计创出生产纪录、高效192项,胜利夺取“双过半”。

面对粮食、原油、集装箱等货种集中到港的有利时机,山东港口日照港广大一线员工抢抓机遇保装卸,千方百计促生产,牢固树立“效率事关港口声誉如生命”理念,分秒必争,吨货必夺,热火朝天大干快干。

作为中国北方商品车中转枢纽港,山东港口烟台港汽车码头车船如织、一派火热景象已经成为“新常态”。据统计,今年1—6月份,烟台港完成商品车装卸量达26.1万辆、增长43.8%,全年有望突破50万辆,继续保持全国沿海第五大商品车物流集散港和第三大外贸出口港地位。

1—6月份,山东港口渤海湾港货物吞吐量2956万吨、同比增长97%,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3万标箱、同比增长15%,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实现“双过半”。山东港口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竞相增长上量,各主要货种齐头并进。

在传统业务持续领跑的基础上,山东港口各板块集团齐发力。其中,装备集团积极拓展俄罗斯、印尼、奥地利等海外市场,签约国际订单超2200万美元;新成立的港服集团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外部收入超过9000万元,实现了良好开局。

以创新打造“效率快港”

上半年,山东港口始终坚持实干引领、创新驱动,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和信息科技融合创新,深度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推动港口发展更加智慧、更加绿色。

近日,在烟台港西港区矿石公司码头,载有9000吨铝土矿的“魏桥佳达66”轮完成接卸任务刚驶离501#码头,一旁的“魏桥佳达98”轮就“无缝式”靠泊该码头,整个过程不到50分钟。这是烟台港为提升泊位利用率和通航效率,创新推出的“套泊热接”作业模式。

“在传统模式下,只有离泊船完全离开港池后,靠泊船才能往里进,船方要等待2个小时。”烟台港矿石公司生产调度中心主任李鹤说,新模式下,平均每组船舶压缩空泊时间约1小时,每船作业可节约运营成本2500元到3000元,既提升了码头资源利用率,又助力港航企业降本增效。

在此基础上,烟台港还联合通用,集成港方、码头船长、船方、货方、加固方搭建精准高效的生产服务平台,首创“联合配载”特色作业模式,以“专用工属具、专业队伍、专用机械”的专业化作业,确保装船作业能力不断强化,作业效率提升近60%。

日照港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以前货物需要通过汽车短倒,再用装载机进行火车装车,容易存在货量误差和装车质量等问题。”日照港一公司矿石流程队党支部书记、队长王业利说,“现在的装车运用定量仓称重系统,不仅能够标准控制吨数,配料更加精准。一列60节的车厢,装车时间也由2.5小时变为40分钟,效率提高2.75倍。”

日照港相关负责人介绍,日照港全面推进流程化、无人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了目前全国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干散货码头数字孪生体,实现系统全流程协同,有效提升生产资源配置,码头装卸效率同比提高36%,泊位利用率同比提高41.5%,场地利用率同比提高25%。

“链”起协同发展新蓝图

日前,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搭乘着长荣海运集团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分别从西安国际港站、郑州圃田中心站发出,驶向青岛港,抵港后货物将转海运销往欧洲地区。这是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联合青岛港、长荣海运集团、西安国际港、郑州圃田内陆港等合作伙伴协同发力开发的又一新能源汽车集装箱班列,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开辟了一条更加绿色、高效、经济的“陆海”物流通道,也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出口国际班列业务的崭新成果。

近年来,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持续深化与铁路、海关等部门的合作,全面统筹集装箱海铁联运及内陆地区物流资源,创新打造“精品班列、专列、特色列”等班列品牌,高质量推进山东港口海铁联运通道建设。

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开通马士基、长荣等船公司专列,淮北医疗产品专列、驻马店户外家具专列及铁路物流园区间等特色列30余条,海铁联运班列数量达86条,加快构建山东港口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陆海大通道”。

6月29日,刚下完雨的烟台港水汽蒸腾、雾气缭绕,装载20万吨非洲几内亚铝土矿的“胜利希望”号货轮靠泊西港区码头,通过大型设备开始快速接卸。3天后,该轮移泊至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进行件杂货装船,启程返回非洲几内亚。

中非班轮是烟台港的一项特色优势业务,进口货物主要为铝矾土。2022年,烟台港进口铝土矿4397万吨,这一数据占全国进口总量超三成,居全国港口首位。

今年,烟台港持续在中非铝土矿全程物流链“重来重回”上精准发力,依托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打造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铝土矿供应链,全球铝土矿进口第一港和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行业领跑地位进一步稳固;深度拓展辐射西非沿海18个港口的件杂货班轮航线市场,为件杂货客户提供“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和量身定制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构建起便捷畅通的“几内亚铝土矿—中国件杂货”双向运输全程物流链,实现出口件杂货和进口铝土矿双向发运量稳步提升,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上的闪耀亮点。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