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石孟园 通讯员 陈克 蔡瑞
近日,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公布上半年九江港生产数据情况:1—6月,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168.24万吨,同比增长13.59%;集装箱累计完成36.64万TEU,同比增长15.44%,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货物转运能力增强
九江港是江西省重要的煤炭、矿建材料、金属矿石集散地。今年上半年,九江货物周转量98.0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2.09%。国能、神华等五大电力企业和新余钢铁、萍乡钢铁等工业企业均大幅提升从九江港中转的大宗原材料中转量。
5月6日,江西省首座万吨级码头——九江港城东港区的国家能源集团九江发电有限公司码头通过交工验收;7月1日,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公司正式接管运营红光集装箱码头,标志着九江港城西、红光两大集装箱码头实现一体化运营。
这两座码头工程全面建成充分提升九江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和转运能力,整合优化九江港的航线、船舶和物流等航运要素资源,扩大九江港的辐射范围;有力衔接江西省港口,畅通省内五河一湖与长江连接,为货物“赣货浔出”、降本增效发挥积极作用。
通道规模不断做大
九江港围绕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发展目标,抓住契机提升规模层级,强化能力建设,积极开辟多式联运通道,优化水运设施网络,不断提升九江港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目前,九江港已具备成熟的“水水”“水铁”“水公”物流联运模式,通道能力规模不断做大。
3月14日,九江市政府出台《九江市促进赣江航运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精准支持赣江支线港口与九江港水水联运,充分提升江西省内小支线效能。1—6月份,“九江—南昌”“九江—丰城”“九江—樟树”省内小支线稳定运营,承运6.64万标箱,同比增长8.07%。
与此同时,九江港还积极加强与长江沿线港口合作,对接融入长三角航运枢纽。1—6月开行中欧(亚)班列7列;“九江—上海”天天班上半年承运9.34万标箱;与上海国家物流枢纽建立“九江港—上海洋山港”之间的“快航”;与重庆国家物流枢纽开通集装箱直达航线和汽车滚装航线……
截至目前,九江港货物辐射地区到达江苏、安徽、湖北、上海、浙江、重庆等21省,水铁联运方式辐射西南、西北、东南地区,始抵的省内外铁路站点达到27个。东连海上丝绸之路、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联东盟陆路跨境物流通道,实现“一带一路”在九江贯通。
5月30日,“环海168”集装箱轮从九江红光国际港启航,顺江而下驶向江苏太仓港,标志着红光——太仓集装箱班轮航线将实现常态化运营,为江西省内进出货物运输打通一条新的物流运输路径。
此外,九江港口岸推行“离港确认”模式,转关进口货物无需在海港码头等待理货信息即可直接装船离港,大幅压缩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和进口运输时间,充分提高物流效率。
智慧建设快马加鞭
港口是航运业的支点,绿色、低碳、智能正成为新时代港口发展的新趋势,九江港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步伐,激发港口发展活力。
九江港加强港航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横、纵向间的数据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积极构建大数据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广应用各种智慧服务功能。先后建设和推广应用船舶自动识别、甚高频无线通话、船舶污染物监管服务、九江智慧港航一张图等信息化平台台,“互联网+大数据+监管+执法+办公”现代化港航“智”理体系不断完善。
九江港已经实现与安徽省电子口岸、上海电子口岸、上海海勃、南昌铁路局、安徽省高速联网中心、上港九江公司等单位数据互联互通,数据价值逐步显现,数字经济贡献值稳步提升,基本完成九江港航大数据中心的搭建。
3月16日,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依托数据赋能建立大数据统计分析模型,上线九江港集装箱码头实时动态监测平台,可实时动态监测九江港集装箱码头船、箱、卡口等关键数据,满足港航决策对数据的多元需求。
目前,九江港已实现与多个主要港口口岸数据共享,积极推动航运交易中心、中国(九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电商等平台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电子卡口、无人机巡航监管等信息化平台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其中,九江港优化智慧港航服务平台建设,利用“智慧港航一张图”系统,实现货物运输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提升服务企业和科学管理水平。
此外,九江港搭建港航数字化服务及监测平台,目前平台已实现全局港口、航运和口岸业务运行信息填报和15项统计分析功能,有效提高港航统计工作效率。
背靠长江经济带,沿着长江黄金水道,九江港正在打通直抵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江海直达”路线,一个“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