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
打造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第一塔——
看嘶马塔台如何精准“落子”


□ 全媒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陈菊琴 刘学军

“安航机XXXX,你船已严重落弯,嘶马塔台提醒,请立即调整船位,按规定航路行驶,注意安全。”这是“e路扬帆”系统自动检测到船舶在嘶马湾航段出现落弯,并生成预警自动推送给落弯船舶和塔台值班人员的信息。根据预警提示,船舶及时调整船位,值班人员也对船舶不安全航行行为的纠正情况进行远程核实。

嘶马湾航段是长江下游危险复杂航段之一,每天有2000余艘船舶过境,过往船员称之为“嘶马湾,鬼门关”。“两年前,正值疫情期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用不到半年的时间高标准建设投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第一塔——嘶马塔台,成为国内首个以‘塔台’形式运行的复杂险要航段水上交通一体化组织指挥室,也成了嘶马弯道的‘地标’”。扬州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学军说。

两年来,扬州海事局全面提升嘶马塔台软硬件配套水平,强化安全监管能力,优化便民服务举措,营造风清气正执法队伍,一座更加智慧现代、安全高效、便民利民、清正廉洁的长江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第一塔正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新动能,成为保护过往船舶和水域安全的“守护神”。

软硬两手抓 升级智慧塔台

“勤丰XXX,你船船首无人瞭望,嘶马塔台提醒,请立即安排人员,安全通过嘶马湾航段。”这是塔台值班人员通过甚高频对船舶发出的告警提醒。“像这样利用系留无人机悬停空中视野,核实查纠海轮违反航行规定的情形,非常精准高效。”塔台值班人员周文杰说。

在嘶马塔台,像这样的智慧巡航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近年来,嘶马塔台推动新基建、建设新机制,加强信息化系统运用,打造“陆海空天”一体化多维感知体系,成为长江复杂航段水上交通海事智慧保障样板。

“我们升级改造CCTV监控系统,15公里航段布设探头126个,实现4K黑光全覆盖,集成水文气象监测功能,组网建成长江江苏段最密‘水上天眼’。”扬州海事局智慧海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序介绍,嘶马塔台配备了无人机机库、系留无人机,能实现无人机自动巡航、不间断悬停驻守。

据介绍,在江苏海事局“智汇江海”系统的基础上,扬州海事局还自主研发“e路扬帆”系统,实现16种航行违法违规行为智能识别预警,对船舶动态实行全天候感知;承建江苏海事局“海事慧眼”系统,实现刷脸识人查证、自助任解职和远程核查等新技术,有效破解内河船舶配员监管中的痛点难点,目前该系统已在长江江苏段、安徽段全面推广应用。

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架构下,依据船舶安全等级标识、海事慧眼、智能卡口和危管2.0平台等系统模块,全面实施塔台派发任务,现场检查反馈的动态执法新模式,实现了对到港船舶的智能管控、迅速响应、精准执法。

伴随着硬件提升的同时,嘶马塔台的运行机制也不断完善。制定嘶马塔台工作运行手册,建立全流程信息处置工作程序,量化塔台每日工作,完善内部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嘶马塔台管理效能,保障嘶马快反处置中心高效运行。

扎实消隐患 打造平安塔台

“以前走到这里总是害怕搁浅,现在好了,航道更宽了,警示浮也有了,走得更放心了。”说起落成洲容易搁浅的老大难问题被解决,船长老刘十分开心。

老刘口中的落成洲位于嘶马湾航段上游,受上游径流以及下游潮汐共同影响,落成洲尾水域泥沙淤积形成浅滩,船舶误入其中易引发搁浅险情。今年5月,在扬州海事局推动下,落成洲尾浅滩切滩项目开工,对淤积水域进行疏浚作业,有效拓宽航道约80米,并在浅滩区域设置警示黄浮,船舶搁浅风险大大降低。

消除水域安全隐患,嘶马塔台打出了组合拳。改善船舶通航条件,率先在“扬州临停1”设置专用6座定位浮,抛设系船浮,降低锚泊船对正常航行船舶影响;推动属地政府在嘶马河口布设抬缆浮,阻断“三无”船舶入江渠道;消除丁坝浅滩船舶搁浅隐患,在东二圩丁坝设置3只警示灯浮,上下游布设高清CCTV视频监控,船舶触碰丁坝搁浅险情同比大幅下降85%。

“消违治本需要形成合力,我们加强内外协同,携手泰州、镇江等地共同护航嘶马湾航段水域安全。”扬州海事局江都海事处处长霍从庆告诉记者,扬泰镇三地海事部门持续深化联合共管机制,定期召开联合监管会议,开展巡航执法联动、交通组织联控、交界水域联治、恶劣天气联防,构建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格局。成立嘶马湾航段共管共治党建联盟,建设区域安全共同体,将本质安全、生态环保、信用管理等理念落到实处。加强与地方交通、渔政、公安等多部门联动,共同打击“三无”船舶、涉海运输内河船、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

服务齐提升 建设惠民塔台

“这个船舒服又安全,还不要钱,我们上岸往来方便多了。”今年5月6日,江都港区免费交通船“扬海交9”正式投入使用,不仅能为船员“船岸来往”提供更加安全规范的短途交通服务,还有效降低违规利用自备船筏上下现象发生。

嘶马塔台不仅是水上安全监管的第一岗哨,也是服务船民和地方发展的形象窗口。近年来,嘶马塔台创新服务举措,助力江都港区造船集群高质量发展,推行免费交通助拖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维护重点船舶靠离泊,取得了良好效果。

倾心护航江都港区造船集群高质量发展。建立新造船系泊动态“一张图”,及时发现新造船超帮靠泊、超尺度靠泊等隐患,避免船舶贪边航行触碰新造船。推动江苏海事局开辟灯笼套水域作为内河船舶试航水域,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根据企业新造船生产计划,统筹安排海巡艇做好现场交通组织或全程维护,今年以来,安全保障江都港区新造船舶下水84艘次、试航62艘次。

精心保障重点工程重点船舶安全。服务保障12.5米深水航道养护疏浚项目作业,跟踪作业船舶疏浚动态;合理安排现场执法力量,开展载运民生物资、受限船舶现场维护工作,安全保障船舶靠离泊、通过嘶马湾航段。今年以来,保障载运民生物资进江海船74艘次,电煤336万吨,维护205米以上营运受限船舶134艘次安全靠离泊码头。

统筹锚地、停泊区资源,全力维护船舶锚泊秩序,满足锚泊需求。开展危险品锚地集中整治,推广应用长江江苏段统一锚泊调度系统,上线危险品锚地“指泊”功能,提升锚泊秩序。联合泰州海事局实施二墩港临时停泊区一体化管理,缓解待港、待闸、过境船舶锚泊难题,提升锚地停泊区资源配置率和船舶周转率。

执法亲又清 筑牢廉洁塔台

走进嘶马塔台,墙上以清廉为主题的宣传画作和警示标语处处可见,廉洁理念浸润人心。今年以来,嘶马塔台将廉洁文化与塔台服务深度融合,以“嘶马树”精神为载体,创建具有嘶马湾航段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通过教育倡廉、环境育廉、公开明廉、监督助廉、文化促廉,在干部职工和群众中树立起“坚守、担当、实干、创新”的新时代扬州海事形象。

嘶马塔台立足打造“清正廉洁”海事服务环境,不定期推送廉洁提醒短信、微信视频等,依托“掌上阵地”经常性提醒。同时,将廉洁文化纳入党建内容,通过海事开放日、廉政风险排查、家属助廉、签订《廉政承诺书》等活动,涵养清风正气。

“正人先正己,打铁自身硬。”严格执行廉洁纪律工作要求,加强规范执法日常管理,落实双人执法、示证执法、说理式执法。严格内部督查,建立执法记录仪“定人、定机、定期回看检查通报”常态制度,强化违法违规线索的闭环管理,杜绝说情打招呼现象。

同时,嘶马塔台建立在线服务船员咨询事项清单,设置意见箱、投诉热线,公布群众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同时创新实施执法回访新模式,回访内容覆盖执法业务全领域和执法活动全过程,畅通“多元化”评价渠道,使港航企业和群众对海事执法服务进行实时监督评价。今年,嘶马塔台所在的江都海事处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清廉建设永远在路上。扬州海事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委朱志宏表示:“我们将以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导向,常态化推进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海事执法规范化水平,打造廉洁塔台,擦亮为民底色。”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