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鄢琦 通讯员 隋业辉 陈嘉伦)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交筑·超级工程”暨“沿着长江看二航”媒体行活动在中交二航局武汉双柳长江大桥项目部启动。
记者站在双柳长江大桥工地仰望,两座“高塔”比肩而立,现场轰鸣声不断。技术员轻轻按下操作键,约5层楼高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缓慢向上爬升,仅一个半小时完成了一次6米“登高”。中交二航局双柳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诚介绍,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主跨1430米、宽50.5米,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为120公里,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目前,大桥处于加速建设期,北岸主墩正在进行第15节塔柱施工,净高达87.215米。
中交二航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文胜介绍,开展“交筑·超级工程”暨“沿着长江看二航”媒体行活动,旨在通过邀请媒体记者走访长江沿线重点工程、与专家学者座谈交流,总结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推出一批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作品,全面展示央企在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担当与风采,努力营造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
记者了解到,该局用500余座港口码头打通长江东西向“黄金航道”。投资建设的重庆新生港,是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对破解三峡库区产业发展难题和库区社会的后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助力打造的国家一类口岸南通吕四港,是建设“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实施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成功实现了沟通江淮的千年梦想。该局在长江沿线修建了一大批重量级港口码头,其中5000吨级以上泊位近200个,是长江流域参建港航工程数量最多的企业。
为优先生态,走好长江发展与保护的融合路,该局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多付出至少上百万元成本并耗费数月工期,建设了全线唯一的生态丁坝,让江鱼可以在丁坝两侧自由穿行,实现在航道整治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多花1个亿实现大桥“一跨过江”,为中华鲟让道,在长江上闯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的融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