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5月16日 星期
三年投资千亿元 申报自由贸易港
广州发力国际航运中心


□ 全媒记者 龙巍 通讯员 唐旭妍

“完成港航相关项目投资1000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3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0万标箱,全市港航相关产业企业注册数超过6万家,本地航运企业经营船队规模超过4000万载重吨,积极申报设立广州自由贸易港,加强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在航运物流领域的应用……”

日前,广州市政府正式印发《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0年广州港的综合实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走在全国港口前列,自由贸易港建设取得突破,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优化港口布局

提升港口功能

在规划方面,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谋划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编制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中长期规划。结合港口功能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遵循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原则,对各港区、各运输系统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其中,以南沙港区为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重点发展集装箱、粮食、原材料、商品汽车运输,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以黄埔新港和新沙港区为港口物流重要功能区,以集装箱、商品汽车、件杂货、散货运输为主,服务临港产业和城市生产生活;加快黄埔老港转型升级,以建设第二中央商务区为契机,打造高端航运服务与航运科技创新核心区。内港港区重点发展滨水休闲产业,构筑独具特色的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番禺、花都、白云、增城等地内河港口加强与南沙港区合作,充分发挥喂给功能,适度拓展港口休闲产业,服务临港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到2020年,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南沙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汽车滚装码头、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和新沙港区二期基本建成。此外,广州将全力推进广州LNG(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站配套码头建设,探索与珠海港合作开发珠江口海岛港口资源(包括LNG接收站)的可行性;规划建设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配套码头。

完善 “7×24小时”通关

创新现代航运物流体系

《计划》中还提出,要围绕国际贸易和离岸贸易发展,构建更加便捷的国际船舶、货物进出境监管机制,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负面清单和重点监管对象,实现精简、精准监管,有效守住安全底线;创新“不申报、不征税、不统计”的一线进出境模式。

在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方面,将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支持驻穗口岸查验机构加强口岸软硬件建设,打造“数字口岸”。落实“5+2”通关模式,完善南沙港区“7×24小时”通关保障。

同时,全面推广使用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应用实效,深度对接国家标准版,探索与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地域合作。完善“互联网+易通关”、智检口岸、全球质量溯源体系、CII易检、智慧海事,建设海上智能服务中心,助推国际贸易最大程度便利化和自由化。加大降费减负力度,降低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等。

《计划》中还提到,要依托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保税港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国际物流园、广州出口加工区,建设保税物流基地、保税期货交割基地、出口采购配送基地和保税离岸货物基地。力争三年新增仓储物流面积60万平方米,打造一批出口型物流基地和进口型分拨基地。

整合港口资源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计划》指出,要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的以广州港为主体推动珠江口内及珠江西岸港口资源整合的决策部署,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区。支持以广州港集团为平台,采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增资扩股、收购等方式,加强与周边港口合作,抓紧推动开展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打造世界级综合型港口企业。

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申报设立广州自由贸易港。扩大对外开放,放宽贸易投资准入条件,建立离岸型经济管理体制,实现贸易自由;探索基于国际贸易业务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金融、外汇管理规则,实现资金“自由流动”。同时,利用南沙毗邻港澳的优势,拓展自由贸易港发展空间,实现自由贸易港与港澳在通关监管、贸易规则、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有效对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

打造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航运要素功能集聚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借力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展国际航运结算、支付、融资等业务。鼓励设立航运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航运保险公司等专业性机构,大力引进航运专业银行。探索在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离岸航运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建立航运供应链金融产业联盟,打造航运供应链金融服务一站式平台。鼓励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吸引多元化主体参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