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6月25日 星期

让“阳光”洒满黑土地
——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 全媒记者 张峥 记者 孙文华

“他们撇家舍业来到我们村,虽然还不到一年的光景,但对我们每一户都了如指掌,帮我们修公路、建光伏,还自掏腰包给村里架设了几百米的喷灌管……他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近日,一封特殊的表扬信寄到了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这是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哈拉海乡西里村(以下简称“西里村”)村民张玉红亲笔写的感谢信,满满的2页纸上细细地列举着驻村扶贫干部们为大家伙儿办的实事、好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感激之情。

自2017年6月,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选派龚延庆、张煊峰和刘晓东到西里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这3位同志从此便以村为家,出点子、找路子,一心一意地帮着家里人张罗起致富的门路来。

光伏照亮脱贫之路

“咱们西里村真的要变成‘光伏村’了,省里的施工队来咱村给咱安装光伏板了!”今年年初,西里村的村民们喜不自禁地奔走相告。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道脱贫致富的曙光!

从正式启动村级光伏电站项目计划,到可研、立项、施工、招投标、开建,该项目已累计投入160万元,短短半年时间,工程已近尾声。“分户式2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预计6月底就能完成安装调试。”6月19日,驻村扶贫队长龚延庆开心地对记者说道。

对于这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村来说,光伏项目的成功实属不易。 自去年进村以来,龚延庆第一时间便带领着其他2名扶贫队员开始走村串户了解情况,他们来到田间地头、百姓炕头,和村民们拉家常、谈心事,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

这里有建档贫困户25户,人口50人,2015年之前贫困人口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600元,要摘掉贫困的帽子还有不少硬仗要打。队员们深知,扶贫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给钱送物,更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只有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西里村的扶贫产业,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队员们发现,龙江县地区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里的年日照时间长达2787小时,“这种情况非常适合发展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具有一次投入,长期受益,且收益稳定的特点。我们觉得这个产业很适合西里村,想把发展村级光伏产业初步确定为主攻方向。”龚延庆介绍。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下,不仅是扶贫工作队内部有分歧,与村干部的沟通也是几经波折。

连续一两个月的晚上,村民们经常能听到扶贫工作队员租住的小屋里总是“争吵声”不断。通常“吵架”的人是龚队长和其他2名扶贫队员,有时也有西里村的赵村长和胡书记。他们反复地为村里究竟是先发展肉羊育肥、农家乐产业,还是村级光伏产业而“吵”得不可开交。在仔细推敲研究后,工作队一致认为,西里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没有劳动力,要想帮助他们脱贫,就得发展产业,让他们入股分红。

“按照设计概算,建成后可产生年收益约17万,发电收益就归村集体所有,除每年收益的20%用于积累外,其他收益用于覆盖村内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扶贫工程及公益项目,必将惠及所有贫困户,并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对于村级光伏产业的前景,扶贫工作队成员们充满了信心。

打好分类施策“组合拳”

在村级光伏电站投建喜讯传来的同时,扶贫工作队向村委会承包的40亩地里试种的油菜花也正长势喜人。这是他们为了给西里村拓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而专门开辟的“示范田”。此前,扶贫工作队向黑龙江省农科院技术人员几番“取经”,把优化土壤、培育种子、合理施肥中所得到的技术支持全部投在了这片油菜花田里,此时已初见成果,开出了一片黄灿灿的花朵。据扶贫工作队员介绍,今年入秋后,他们将根据试验田的产量和实际收益来确定下一步是否在村里进行大面积推广,并进一步开发出“黑土地赏油菜花节”等旅游项目。

西里村耕地面积25400亩,种植业长期以玉米为主,结构单一,每到秋收季节,秸秆处理也是大难题。结合这一情况,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一面试种油菜花田改善土壤,一面给3户村民改造锅炉,试行秸秆燃料项目;同时选择了6户贫困户开辟“电商小菜园”,帮助村民采购和栽种3000余株红辣椒。现年61岁的贫困村民戴金娥,家里只有她孤身一人。扶贫工作队员们不仅上门帮助她栽好了红辣椒苗,还主动承包了她家的农活。“这6户种植的红辣椒结椒后,我们将帮助他们通过电商、微商等宣传手段找到销售渠道,让村民们不用为销路发愁。”扶贫队员张煊峰介绍。

村民陈万江有养殖笨鸡的经验,但苦于没有资金,家里负担又重,一直无法付诸实施。扶贫队了解情况后,帮助他家协调贷款2万元,养殖了1100只笨鸡,并帮他找销路,使陈家实现了当年脱贫,家庭年收入从低于省标到超过万元。“党的扶贫政策真是好!今年我想再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把笨鸡养好。”日子有了盼头,陈万江的眼睛亮了,底气也足了。

依托西里村地域开阔、草原面积大的地缘优势,扶贫队最近又起了“小心思”,他们把省里的农业、畜牧专家请进了村,组织起又一批农户准备开辟新的生态旅游项目……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变化,西里村的脱贫之路正越走越宽。

贴心帮扶解民忧

“海员总医院的医疗队又来了,看病不要钱,检查也不要钱,真是又方便又实惠!”4月中旬,60多岁的村民符大爷第5次接受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医疗队的义诊服务。

自去年9月以来,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党委积极协调省海员总医院为西里村65岁以上老人开展免费义诊,并发放了价值1万余元的医药及器械。同时,海员医院医师定期到村里开展义诊,有力地缓解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医疗队累计义诊人数1000余人次。

因病致贫一直是扶贫的“硬骨头”和返贫“高危户”,在支持产业扶贫的同时,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积极推动健康扶贫工作,以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将精准扶贫落实到群众的身体健康上,“义诊活动不仅是为了巩固脱贫成效,我们更要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到位。”龚延庆说道。“不仅是义诊,扶贫工作队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也是因为我们背后有着强大的后盾。”为了促进西里村各帮扶项目的尽快落地,黑龙江省航务局党委举全局之力,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及直属单位进行爱心募捐,筹集到112万元作为西里村产业的扶贫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光伏、特色产业以及村内公益项目的建设。

驻村队员们始终记得去年时任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的张延中把扶贫工作队送到西里村“扎根落户”时说的话,“要树立‘吃了龙江饭,就为龙江干’的思想,尽快进入角色,切实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脱贫攻坚无小事,群众事更无利益大小之分。“只有真正把自己定位到龙江人的角色上,才能融入群众生活,踏实为群众做实事。”为此,扶贫队员们总是力求把每项工作做精做细,让群众满意。他们帮助村里修通了4.5公里通村水泥路,改善出行条件;积极联系哈尔滨航运学校,为村里的适龄青年提供免费在航校就读的机会;他们还带着村里生产的农特产品去哈尔滨参加定点扶贫村扶贫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向社会大力推广……到2017年年底,西里村贫困人口均年收入实现了5000元以上。

一年来,扶贫工作队用沾满泥土的脚步丈量着自己还有村民们点点滴滴的收获。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困,不仅帮助村民们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更是用实实在在的“微行动”解了群众心里的“忧”,让他们的心里也暖融融的。

“黑龙江省航务局就是我们西里村的‘娘家’,扶贫工作队队员就是我们的‘娘家人’。这样的扶贫单位才是党的政策的‘代言人’。西里村的春天真得要来了!”西里村党总支书记胡连明动情地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8.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