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徐朦晰)2月8日,一趟装载着长三角地区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列车,从珲春铁路口岸鸣笛启程,驶向终点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珲春—欧洲”班列成功首发,浙吉对口合作取得新成果。据悉,该班列货物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在宁波舟山港装船后,经海路运输至营口,再经公铁联运到达珲春,最终经由珲春铁路口岸发往欧洲。
珲春市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我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之一、吉林省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桥头堡,拥有4个国家级铁路和公路口岸。
据悉,2017年8月,浙江与吉林签署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开展深层次、实质性交流合作。2018年,宁波舟山港与珲春市积极响应浙吉对口合作号召,启动“珲春—扎鲁比诺港—宁波”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目前,该航线的运输货值已超6亿元人民币,为浙吉两地进出口企业搭建了一条快速、便捷、经济的绿色物流通道。2020年,随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宁波舟山港与珲春市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珲春国际港,充分发挥各自市场开发、物流方案设计、海铁联运业务等优势,助力浙吉两省资源优势互补。
在此背景下,宁波舟山港与珲春市在开展“内贸外运”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多边合作模式, 推动“珲春—欧洲”班列顺利开行,助力将珲春打造成为东北亚物流集散中心和江浙沪货源辐射欧洲的中转站。后续,该趟班列有望实现“一月一班”常态化运行,并逐步加密发运频次。